【#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张雪门幼儿园的行为课程》,欢迎阅读!
浅谈张雪门幼儿园行为课程
张雪门,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在近现代学前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尤其是他的幼儿园行为课程,是他教育思想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
源于20世纪初新教育思想的幼儿园行为课程,是中国幼稚教育第一代本土化的课程体系,它是张雪门先生对幼儿教育的极大贡献,同时也是他一生智慧的结晶.他的幼儿园行为课程不仅符合当时世界教育潮流,而且还促进了当时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并对今天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有借鉴意义。下面本文章就分别从几个角度来试评他的幼儿园行为课程:
一 、行为课程的定义
什么是“行为课程"?正如张雪门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说道: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认为这种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可见,生活与行动是他行为课程的基本要素。强调幼儿从生活的行为中吸取知识获得经验,行为课程最大的特色也就在于这“生活化”、“行为化”。
行为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能够让幼儿实际行动的都应该让他们去行动,而不是像古代的私塾那样,让孩子呆在教室里听先生讲课跟着摇头摆尾地念着四书五经。我认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例如扫地、檫桌子等都应该让他们去干,因为人一生下来就跟白纸一样,本来就一无所知,一无所能,正是个人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正是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幼儿才能从无知无能到有知有能,而且让幼儿干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如果父母老师对孩子限制过多批评过多,就往往会使儿童产生一种羞耻感,一种自认为无能的怀疑感,这样就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目标
张雪门先生在《幼稚教育概论》中指出:“现在,我们研究幼稚教育,不但要认清教育的意义,更当辩明白教育的目的。究竟教育的目的,是为儿童心身的发展,还是为完成将来生活的准备,是注重个人的发展,还是注重社会的效率?”他在具体分析了心身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现在与将来的关系之后,认为幼稚教育“应完全以儿童为本位,成就儿童在该时期内心身的发展并培养其获得经验的根本习惯,以适应环境”,提出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目标在于:
1、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我认为该目标和现代社会儿童观的内涵相吻合,儿童是个正在发展中的人,身心尚不完善,教育应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从儿童的能力、兴趣出发,同时幼儿园教育也必须要尊重个人发展的差异性,这样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2、培养生活的能力和意识。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再需要所谓的一介书生,而是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劳动者,社会的这一需要让每个人从小就担负起一份建设祖国的责任,从小就得培养各种生活的能力和意识去适应社会的发展。
3、养成“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他主张着重培养儿童“改造旧经验,扩充新经验”的方法,而不是像传统教育总是急于塞进去很多新经验,那样只能适得其反.
三、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内容
说到行为课程的内容方面,张雪门先生使用了教材一词.他说:“儿童到幼稚园要学些什么?幼稚园教师须教些什么?教和学又怎样地联络起来?这三个问题就是
幼稚园教材研究的中心.”张雪门先生把行为课程的内容划分为:(1)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即儿童自身发展中所进行的一些活动;(2)儿童的自然环境,即儿童周围生活中一切有关自然界的事物与知识,如植物、动物、旅行,儿童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活动;(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儿童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如家庭、临近的地方、各种职业活动等。
我认为幼儿园教材的范围应该要广要大,并不能仅限于教孩子几道算术题,拼音,几首儿歌等,凡是幼儿能接触到的都可以作为老师教的内容。举个例子说吧,新年快到了,儿童对春节的了解可能就仅仅停留在贴春联拜年拿红包等,那作为幼儿教师就可以从有关春节的传说、诗词、传统及节日发展到今天的演变,让孩子更深层次地了解春节,以此类推其他传统节日也一样.这样才能加深幼儿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远远比国家规定假期来让人们增强对节日的了解强得多。同时幼儿园教材是儿童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幼儿园行为课程的组织 张雪门先生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中小学、大学等有所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与要求.具体要求有三点:第一,整体的。幼稚园的课程与中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不应是分科的,而应是整体的,“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他认为幼儿对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第二,偏重于儿童个体的发育.“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我们编制课程时,原不能忽略社会的需求,但须极力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能力”;第三,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于儿童自己的直接经验"。虽然这种经验不如传授的经验整齐、经济,但对于儿童来讲,通过直接的学习价值更大。从上可以看出,张雪们先生是非常关注幼稚园课程的整体性、直接性与个体性的。行为课程的组织无不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性.
五、幼儿园行为课程实施的原则 1、课程应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取材
因为幼儿认知结构还不完善,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和逻辑的推导,知识经验就仅限于他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以教学课程的选取要依靠幼儿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使生活成为幼儿园课程源泉,让生活融入课程教育之中。这一原则不仅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这一思想,也符合行为课程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目标。
2、课程虽然源于自然行为,但也须经过人工的精选
虽然行为课程强调是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求获经验,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适合当幼儿园的教材,因此要经过人工的精选,适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才是行为课程所需要的自然行为。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老师就得发挥出自己领导教育孩子的影响力,例如积极示范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利的行为,对那些不好的不道德的行为要制止教育等.
3、课程虽然较重视劳动行为,但是必须做到用心 “从做中学”可以说是行为课程的中心,劳动不只是身体上的劳动更应该是身体劳动的同时运用心思,因为做任何事只有用心了才可能把事情办好。而且孩子在手脑并用的时候,更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为自己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幼儿园行为课程是张雪门一生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其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对当今学前教育的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价值.例如幼儿园应重视生活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开放化的课程观念符合幼儿学习发展的实际。这种生活化的幼儿教育理念不仅给幼儿传授了粗浅的具体的知识,还能培养儿童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行为课程目标经历了一个由批判传统的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0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