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国人给我上的“食品课”】英国人英语课》,欢迎阅读!
英国人给我上的“食品课”】英国人英语课
前不久,我和两位校长应邀到英国的“Robert Clck School〞做“影子校长〞。我们在“Robert Clck School〞逗留了一周的时间。印象最深的当属学校给我们上的“食品课〞。 和全部的英国学校一样,这所学校也设了“食品技术〞课。第一天,我们一连听了三节不同班级的食品技术课。第一节课是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一种圆形的模具做甜点,做好后,放进烤箱烤熟,教室里立刻布满出点心的香甜:第二节课是看学生们在老师的示范下粘糊一种盛放羹汤类食物的纸杯,然后,将事先备好的羹汤盛进去。现场检验它是否渗漏;第三节课是看学生们在老师的带动下烤制吐司,每两个学生为一组。分别领到两片吐司,然后就开始按步骤烤制,最好玩的是,烤制完成之后,还要由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将大片的吐司分切成小片,涂上少许黄油或果酱,然后享用,即便是不留神儿烤糊了,老师也要让学生把吐司吃洁净。我们好奇地问为什么甜点和汤没有“食用〞这个环节,老师告知我们说,那是因为那两节课离吃午饭的时间还太长的原因。
午餐时间到了,我们被热情的校长Grnt留下来在校长室用餐。不一会,工作人员就将午餐送过来了,竟然就是学生们做的甜点和盛在纸杯里的羹汤!校长吃得很香甜,我们也吃得很香甜。 但是,接下来的两天,我们每天中午都被支配吃学生们当天食品技术课的“作品〞。我们发觉,有的食品因为烤制时间过长
1
或过短,要么发苦,要么发粘,特别是那一杯杯的羹汤,说甜不甜,说咸不咸,颇难下咽。但是。看人家Grnt校长根本不挑剔,我们也就只好忍了。
到了第4天,我们中的一位校长最终受不了了,带来了压箱底儿的双汇火腿肠和涪陵榨菜,我们三个人一抢而光。 我们提出去看看学生们的用餐状况,工作人员便带着我们去了。
学校有两个餐厅,一个餐厅的学生一律用餐盘吃饭,餐盘中的食物是同样的,十分丰富迷人:另一个餐厅的学生却吃的都很简洁,简直不像是在吃午饭,却像是课间的一次“加餐〞――有的学生在啃一个三明治,有的学生只吃一袋炸薯条。工作人员告知我们说:刚刚你们看到的用餐盘吃饭的学生是家境困难的学生,他们所吃的,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午餐:而在这个餐厅吃饭的学生相对家境较好,所吃的都是自费的午餐。有人不解地问:那学生们还不都来申请免费午餐啊?工作人员把头摇成拨浪鼓,说:不!不!不!他们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情愿申请免费午餐。 一个周末,我们的领队邀请我们的培训师Hzel女士与我们共进晚餐。我们的用餐地点是唐人街的一家中餐馆。每上一道菜,Hzel女士都会不由自主地欢呼。Hzel女士邻座的一位校长看她对ZG菜这么感兴趣,便起劲儿地为她夹起菜来。后来,Hzel女士的翻译最终开口制止了我们那位热情的大哥:千万别再给她夹菜了!她胃不好,但是,她绝不愿浪费食物,她强忍着也要把
1
自己盘子里的菜吃光的。
在英国的日子里,我始终觉得英国的“Food〞决不简洁地等同于我们所说的“食品〞。远在学龄前,我们就学会了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上学了,我们学会了引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是,我们当真“知〞了吗?“思〞了吗?“念〞了吗?想想着,食品技术是一个人终生需要的技术,可除了厨师技校之外,哪所学校会严肃地将它设为课程?我们是听着“嗟来之食〞的故事长大的,可在今日,到底有多少人情愿将“食物〞和“尊严〞这两个词联系起来想问题?宴请宾朋,我们为何就那么喜爱摆阔,不剩下多半桌子美味佳肴就觉得面上无光?
我们可以不在每餐饭前祈祷感恩,但是,我们的确应当借英国人的“食品课〞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0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