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升华和凝华说课稿》,欢迎阅读!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升华和凝华是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特征》的第三节内容,是为以后关于物质的构成和属性的学习打基础的。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并能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 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
升华和凝华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但由于气体不易看见或现象发生缓慢,使得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所以一般只能从生活实例入手,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能简单的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碘升华和凝华过程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
4.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 难点: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解释
二、说教法、学法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分辨易混淆的概念,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因此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对实验现象的探究中学习新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1.引入新课
由于学生已具有相当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所以采用回顾前面学习的物态变化,提出问题,引入新课的方式: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在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直接变成气态呢? 2.新课教学
(1)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投影实验指引:
①加热时,观察玻璃容器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②停止加热后,玻璃容器中又出现了什么现象? ③在实验过程中容器底部有五液态碘? ④根据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整理六种
物态变化
出示物态变化关系图
学生自评: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归纳,小结
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升华和凝华现象
展示几种现象。引导有关现象的区别
利用前面的方法分析。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怎样分析升华与凝华现象?
出示“烧黑的灯泡”,提出问题:灯为什么是黑的?
认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演示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
观察、分析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观察、讨论,回答
动态观察,创设情景,激发思维
知识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z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