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近育儿理念》,欢迎阅读!

上周末,我和孩子他爸参加了一次家长讲座,孩子读英语的学校特别邀请了教育专家给我们做讲座,关于如何更好的让孩子全面发展成长,培养出“完整的孩子”,让我们收益匪浅。我自己也是小学老师,对于亲子教育我也想的很多。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家长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很容易揠苗助长,而对于孩子的关爱,也仅仅是通过物质上的满足,常常没空陪孩子。而教育方法则是在家的时候把最好的给孩子,在外面的时候就教育孩子不能吃亏,其实很大程度上这样也是培养了孩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这让孩子的人格、认知、情感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缺失,将来孩子也很有可能“六亲不认”。 将这次特有感触的英孚家长会内容与大家分享,一方面是提醒大家对孩子的教育,父母责任大于一切,一方面也是再一次提醒自己,应该注重孩子人格,意识,情感,道德方面的全面培养,像英孚教授说的那样,培养一个”Whole Child”(完整的孩子)。
教授提出的whole child的概念,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智商情商完善的人。教授说了一个“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析了不同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人格发展特点,还有针对这些阶段不同教育方式,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把孩子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其中重点讲解了3岁以后的3个阶段: 1、3-6岁被称为前预算阶段。
在学习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具体形象性是思维的最大特点。所以最简单直接的理解就是,看见什么学什么,例如生活中碰到新事物,就可以向孩子讲解,我自己给这个教学方法起了个名字叫“植入式教学”,还贴切吧哈哈。这个时候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的作用性尤为重要,孩子有样学样,很多不好的坏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
在人格性格发展方面,这个阶段孩子开始主动想要表达自己、探索世界,但同时羞怯、内疚感交织。我身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都比较胆小,“纸老虎”居多,家中作威作福,出门畏畏缩缩。所以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社会,战胜内心的羞怯,更自信的表达自己。 2、7-11岁是具体运算阶段。
在学习方面,这个阶段机械记忆迅速发展,视觉记忆超越了听觉记忆。还有思维方式开始想抽象逻辑发展。这个与现在小学的教学正好想匹配,语文方面的诗歌背诵、英语的单词背诵,还有阅读量的增加,以及数学的概念定义等,都体现了现阶段的特点。
在人格及社会性发展方面,主要是勤奋和自卑的对立。如果“勤奋”超越了“自卑”,就能形成“能力”的积极品质。父母若通过正确适当的承认和赞扬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形成勤奋感。在社会发展方面,孩子开始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了解到不同的信息会使得不同人产生不同想法。父母更应该做出正面的引导,比如告诉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当然首先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很多家长都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以自我为中心,叛逆心理很强,其实这些都是事出有因的,家长平时宠着惯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我们的社会以后是这些孩子的天下,如果都是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会是多么冷漠的一个社会。 3、11-16岁的阶段被认为是形式运算阶段。
在学习方面,理解记忆占据主要位置。思维则以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主,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创作思维。
在人格及社会性发展方面,可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同时多让孩子接触社会。由于社会价值的变化还有愿望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青少年容易在角色判定上产生危机感。处于青少年的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可能性越大,所以父母应该多花时间陪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许多离家出走,青少年犯罪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缺乏父母关爱或者受到了不正确引导引起的。
以上罗里吧嗦一长串是我结合家长课堂的内容还有我自己的理解的笔记。除此外,我觉得中华民族5000年传承下来的道德礼仪也是很值得借鉴的。家长在这些方面的教育很多只是流于表面,这方面的教育缺失从很多小细节都能反映出来。举个例子,有次参加孩子学校里面的国际生和中国生交流会,两张饭桌,一张都外国小朋友,一张是中国小朋友。当外国小朋友的桌上上主食时,大家都是很有秩序很谦让的大家轮流夹。而在中国小朋友的桌上,菜一上就所有脑袋凑在一起哄抢,脑袋分开时盘子必然空了,完全没有礼仪和谦让。我想说的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父母乘公车乘地铁的争先恐后孩子看到了,对老人的冷漠孩子领会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理孩子明白了,所以孩子都学会了,但是这样的孩子多可怕呀,反正我自己绝不希望教出这样的孩子!
从今天开始,以身作则,而且完全遵循英孚老师说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孩子的大脑、心理和身体成长到哪一步了就教孩子学哪些东西,绝不提前逼迫孩子学习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造成无谓的挫败感和抵触情绪。
最后希望所有家长都能看到这篇文章,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孩子的教育,不是成绩好身体好就一切都好,人最重要的品格、人格、性格不能丢。祝愿大家都能培养出Whole Child,身心灵完整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才幸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