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适用社区矫正罪犯对所居住社区影响及是否具备有效监管条件评估

2022-10-22 01:3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拟适用社区矫正罪犯对所居住社区影响及是否具备有效监管条件评估》,欢迎阅读!
社区,矫正,罪犯,监管,居住
拟适用社区矫正罪犯对所居住社区影响及是否具备有效监管条件

评估

拟适用社区矫正罪犯对所居住社区影响及是否具备有效监管条件评估报告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进步。人民法院判前调查未决犯是否符合社区矫正的条件和社区是否具备接受其在社区进行矫正的条件是对社区矫正制度和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的进一步完善。

能否接受一名犯人进行社区矫正是由以下诸因素共同决定的,犯罪类型、司法所和社区监管力量以及承受能力、社区人文环境以及社区居民接纳程度等等。通过配合人民法院开展社会调查,对于拟适用社区矫正罪犯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有效监管条件进行分析评估如下:

一、犯罪类型对是否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影响因素 矫正对象对社会(社区)都具有潜在的危险和危害,只是在危险和危害程度上有所不同,矫正对象仍具有罪犯的基本属性。例如贪污、受贿等职务性犯罪对社会危害较小,接受其进行社区矫正的可能较之一些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犯罪的可能性较高。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构成犯罪的本质特征。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系。犯罪构成是社会危害性的外在法律体现,一般地说,行为人的行为如果符合犯罪构成,那么这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就达到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构成了犯罪,具有刑罚应罚性。但社区矫正实际情形并不总是这样简单。犯罪构成要件只不过是从纷繁复杂的实际犯罪情形中概括、归纳出来而已,是决定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主要方面,并非全部,它也有许多方面不为犯罪构成 1

所包括。例如犯罪的目的、动机等等在方方面面都影响犯罪行为在特定条件下的社会危害性。有许多行为从犯罪构成要件上看,是完全具备了社区矫正条件,但我们一旦综合考虑行为的方方面面,其社会危害性就视为降低,但其潜在的危害性无法估量。正是考虑到这一情形的实际存在,犯罪类型对其是否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二、司法所和社区监管力量以及承受能力对是否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影响因素 从南开区目前情况来看,每个司法所一般只有3工作人员,肩负十项基层司法行政职能,服务于10万到20万居民,管辖20余个社区。每个社区管理1500-25006000―10000人),有社区工作人员35名。司法所和社区监管力量相对较弱。


相对于监禁刑而言,非监禁刑的社区矫正同样存在库容量的问题。就一个社区乃至于一个辖区而言,能够承接多少个社区矫正对象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其工作量的承受能力也是问题之一。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的最基层单位,是司法行政大多数职能和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的直接组织者、承担者和实践者,基层司法所的合理人员配Z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前提保障,是基层司法行政的根基,司法行政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近几年,随着社区矫正工作试点的铺开和工作职能的不断增强,基层司法所人员紧张的问题明显凸显。司法所人员不足、缺编严重,确系“小马拉大车”。这种情形就监管力量以及承受能力对其是否符合社区矫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2

三、社区人文环境以及社区居民、矫正对象本人接纳程度对是否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影响因素

社区矫正对象是否符合社区矫正条件除自身因素外,社区人文环境以及社区居民接纳程度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社区社区矫正刚起步,尚属“新鲜事物”,除了部分居民担忧治安问题外,一些罪犯也对矫正抱有抵触情绪。此外,一些社会单位对社区矫正也欠缺理解。 (一)居民担忧罪犯回社区影响治安

尽管基层司法所对社区居民就社区矫正问题有所解释、媒体有所报道,但不少居民仍对社区矫正抱有疑问。一些居民有些担心,不将罪犯收监却放到社区,会不会影响社区治安?

(二)矫正对象抵触,顾虑社区矫正会暴露隐私 绝大多数矫正对象,只呆过看守所,时间也不长,他们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不知道他们被判刑,甚至有些人连子女和父母都瞒着。他们担心,社区矫正会暴露他们的?秘密?,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人身自由,所以抵触情绪在所难免,顾虑万一被亲朋好友、邻居发现,他会“很没面子”。

(三)家庭环境因素对矫正对象及条件的影响 其一,社区矫正工作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来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但是在实践中却很难得到社区居民的配合,因而进一步影响到社区矫正的效果。其二,从犯罪学的研究发现,不良家庭对犯罪心理的产生和犯罪行为的实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个家庭气氛,家庭成员的道德状况、家庭结构状况和家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tN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