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

2023-03-13 14:09: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设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欢迎阅读!
利于,创新,制度,建设,文化
建设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逐步显现,不少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都感受到了阵阵寒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危机,一方面是“危难”,另一方面则是“机遇”。

创新是我们转危为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从中国制造所面临的要素价格趋势来看,低成本、低价格的发展之路难以为继。

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主要来源于低的资源定价和低的劳动力价格,并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必将带来劳动力要素价格的上涨。同时,随着各方面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环保责任增强,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也必然加大。这些变化,都充分说明,单纯以低成本、低价格为主的经营之路终将越走越窄、难以为继。

第二,从企业面临的外部挑战看,跨国公司的全面本土化战略使我们的低成本优势受到严重削弱。加入WTO之后,不少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推行战略上、长期的、全局性的本土化。它的成本可能会和我们一样的低,我们曾经的一个最重要的竞争优势被削弱了。同时越南、印度等众多发展中国家也迈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其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比中国更低,不少跨国公司也开始着手在这些国家搞本土化生产

第三,从市场和技术趋势来看,需求多元化、技术多样化使得仅依靠产品标准化、制造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必须以创新和差异化来应对挑战。一方面人们消费需求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追求那些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而大规模的标准化产品则逐渐沉没到市场的低端;另一方面数字革命的发展使得同一个基础产品可以整合越来越多的不同技术和功能,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新的多样化产品。差异化创新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以低成本、低价格为基础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越走越窄。我们必须尽快加强创新,通过掌握新的技术,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创新并非高不可攀,而是现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说到创新,一些人总觉得太难,觉得中国企业很难搞出什么名堂来。其实,创新并非那么高不可攀,而是一条现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第一,从我们自身积累来看,日益壮大的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进行创新的能力和现实条件。多年来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行业排头兵企业。这些企业与国际巨头比,研发力量还相当薄弱,但差距正在一天天缩小,已经具备了在某些点、面进行创新和实现突破的能力。去年康佳申报获准的专利为485项,其中近200项都是发明专利,这表明我们创新的层次和技术含量正在快速提升

第二,从技术发展规律来看,有先发优势,更有后发优势。因为后发者可以学习和借鉴,可以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在创新时又可以避免先进者可能陷入的路径依赖。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看,后进会赶上并超过先进。中国企业,发展空间更大。

第三,从创新的路径来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从易到难的路径选择建立创新投资与回报的良性循环,并逐步完成从应用功能到核心技术、从集成创新到原始创新、从单点突破到全面超越的最终飞跃。我们完全可以先从应用功能和集成创新方面实现突破,并取得回报。2008年康佳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创新集成,成功推出了“最适合观看运动画面”的i-sport系列运动高清电视,这款产品成功消除了液晶电视显示运动图像时的拖尾、抖动现象,成为当时最高端的平板电视产品,虽然价格高于同尺寸的外资品牌,仍成为奥运期间最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总之,通过应用功能上的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企业经过长期努力,完全可能在包括核心技术的各个领域全面赶超国际巨头。

推进创新的关键在于建设一种鼓励创新、有利创新的制度文化

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一线的工程师、技术员、工人、售货员、维修工等。怎么发挥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一是形成有利于全员参与创新的流程体系。近年来,康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oI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