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学习伴成长》教案》,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
课题 班级 教学目标
1.明确学习的概念和特点,能够正确看待学习的长度和维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乐学善学; 3.通过情景设置,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积极承担学习的责任;
4.通过思辨活动,培养学生的批评质疑能力、分析表达能力,理性思维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学生准备: 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视频展示手链的编织方法,让同学两人一组合作进行编织,教师从中进行指导。然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让学生谈感受。
2.提问:我们刚才的活动可以被称为学习?我们通过看图解字,剖析一下“学”和“习”这两个字再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古文“学”和“习”及其各个部分的分解图片,让学生思考其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解释什么是学习,并从解释中提炼出学习的两个表现,即模仿和实践(操作)。并提问学生编织活动中是否有这两个表现。
2.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学习的两个表现,那么我们结合课本中学习的表现来说说图片中的行为是学习吗?
3.指导学生看图并在导学单中做好相应的笔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说图中的行为是不是学习。
4.过渡:通过几位同学的陈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学习的众多表现和学习会给我们带来的收获,请同学们再结合自身说说你经
个性思考部分
学习伴成长
课时 授课教师
历的学习有哪些?
5.教师请学生思考后迅速回答自身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规整。并通过提问
(1)学习只发生在校园里吗?
(2)在教室里,但上课睡觉这能有学习的收获吗?引导学生提炼出学习的两个特点。
6.过渡:所以学习的态度很重要,我们的前外交部长他对于学习的态度是,认为:“在知识面前,我永远是个不能毕业的学生”他强调学习没有终点,同学们是否也这样认为呢?我们结合自身和图片(身边人)一起分析学习是否有终点。
7.分析:组织学生分成两派观点进行分析学习是否有终点。教师辅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听为主,不做评论。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学习的另外两个特点。并点出学习点亮我们生命的核心观点。
8.过渡:想要点亮我们的生命,那么必须要坚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为何而学。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在年轻是就大声疾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有人说为了宏伟的理想而学习,还有一些人说为了生存和过上品质生活而学习。同学们你们为何学习,请您制作一张卡片告诉正在学习的自己为何学习。
9.写一写:教师准备好卡片,引导学生制作卡片,教师用软件对学生的卡片在屏幕上进行展示,并组织相应的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10.过渡:根据刚刚3位同学精彩的展示,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了学习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现在请同学们再根据书本内容归纳学习的意义。
11.明确:请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做好相应的解释,让学生更能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12.读一读:教师利用几代领导人有关学习的励志话语来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课堂小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l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