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4-6岁儿童故事编构能力培养的研究》,欢迎阅读!

4-6岁儿童故事编构能力培养的研究
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故事编构对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意识等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如今幼儿园故事教学较为常见,主要侧重于引导和培养儿童对故事的理解和复述能力方面,忽视儿童的故事编构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研究拟对4-6岁儿童故事编构的特点以及培养方式和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为幼儿园的故事编构活动的开展以及儿童创造性地表达表述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质、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市P区A幼儿园进行的儿童故事编构活动进行为期约三年的跟踪研究分析。本研究运用测查法对4-6岁儿童故事编构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选取A幼儿园30名4-5岁年龄组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前测和后测(后测界定为5-6岁年龄组),初步总结4-6岁儿童故事编构的一般年龄特点,研究发现,4-6岁儿童的故事编构能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本研究运用访谈法、问卷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以及家庭两大方面对儿童故事编构能力的培养措施进行了总结、梳理。具体如下:从幼儿园方面讲,幼儿园对儿童故事编构能力的培养方法为:1、管理角度上,建立“编故事特色活动组”;2、环境创设角度上,室内与室外环境相结合,提供丰富的故事编构材料基础;3、专家引领,保障儿童故事编构研究的科学性和方向性;4、提升教师故事编构的能力,保障教学有效性。
其中,教师提高儿童故事编构能力的方法为:(1)增强儿童故事编构的意识,于一日生活中渗透;(2)教师自身对故事的理解要到位,把握儿童的年龄特征;(3)
教师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规范儿童语言“输入”;(4)与家长密切联系,统一儿童教育理念;(5)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提升儿童编构能力。从家庭方面来说,幼儿园积极搭建家园交流的平台和开展家园互动编故事活动为家庭培养儿童故事编构能力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基础,家长对儿童故事编构的认识大大提高、对儿童故事编构的指导渐渐成熟。
具体体现在:1、陪儿童大量阅读;2、开阔儿童的视野;3、进行亲子编故事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