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人教育 董竹君的育儿经等》,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名人教育 董竹君的育儿经等
作者:兰 新
来源:《农家参谋》2009年第01期
曹爸爸看见16岁的儿子就烦,如果儿子表现稍有不好就想动手打他。儿子走路姿势不对,他上去就是一脚;出差回家后看到儿子不理睬他,他也会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我国自古流传“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直到今天,体罚孩子仍是许多父母的“法宝”,甚至还有父母将其奉为至理名言。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却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孩子如果经常挨打,性格会变得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孩子接触。步入社会后,与男11人相处时会遇到很大的心理障碍。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会让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就瞒,能骗就骗。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于是就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常挨打的孩子害怕家长,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都乖乖服从。在这种“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被动。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
打骂不仅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更会让孩子的内心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感情麻木,疏远父母。遇到挫折,甚至还可能选择离家出走的方式解决,被坏人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 要知道,没有人是天生什么都会做的,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教育孩子需要耐心、爱心和理解,体罚只会“两败俱伤”。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闻 悦
这位世纪老人原来是上海贫民区里一个黄包车夫的女儿,历经艰难险阻,开创了上海锦江饭店,并为当时的地下党组织做了许多工作。1951年,她把价值几千万美元的上海锦江大饭店无偿献给国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