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模型

2023-03-12 19:0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度模型》,欢迎阅读!
模型,制度
一、制度分析模型:

制度模型是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

这个模型设定无论何种政策体系,政府权力机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执政党领导机构等)都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而那些规范公共权力机构组织与个人的行为的各制度都必然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方式和执行方式,影响着政策选择、政策内容和政策结果。

(一)补充几位学者:这些人都属于“制度经济学”学派的。

1、康芒斯:(先驱、奠基人,旧制度学派,对科斯等人的“产权”、“交易成本”理论提出有影响)

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或标准。

2、科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制度就是指一系列关于产权安排、调整的规则,制度就是“规则”或组织形式。 1)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也就是说,资源配置最终会有效率,价高者得。(资源会流入真正有能力拥有它、且能发挥最大功效者手上)

2)科斯是法律经济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他很反对“发垄断行为”,对于反垄断法,他曾经说过:“假如价格涨了,法官就说是‘垄断定价’;价格跌了,就说是‘掠夺定价’;价格不变,就说是‘勾结定价’”。

3、诺斯(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获得1993年诺贝经济学奖):

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和本人效益最大化中的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

1)诺斯悖论:(举房地产的例子。政府地权,地租涨价,房地产老板涨价,政府调控房价,越管越高。房地产老板不卖)

所谓诺斯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诺斯悖论”是诺斯在1981年提出,国家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获取租金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国家的这两个目标经常是冲突的。另外,由于存在着投票悖论(paradox of voting)、理性的无知(rational ignorance),加之政治市场的竞争更不充分和交易的对象更难以考核等因素,政治市场的交易费用高昂。结果,政府作用的结果往往是经济增长的停滞。

(二)总结一下旧制度主义(传统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传统制度主将政治制度看成是政治的核心要素。侧重描述国家政府制度行为,分析正式法律制度和规则,通过比较和考察国家制度结构的历更变化来解释和说明政治现象。

制度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和流行的一种制度研究方法。它将研究重点放在国家政府制度之外的非正式制度之上,认为仅仅通过研究正式的法律制度来理解政治生活是不够


的,还必须关注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大量的非正规制度

20世纪50年代以前,制度主义一直是政治分析的学术主流。它最早可以回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经过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和卢板等人的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学术传统。传统制度主义在探讨诸如正义、秩序和自由等政治理想的同时,也着力研究能够实现这些理想的制度性安排。在整个19世纪时期和20世纪初期,制度主义把宪法制度研究作为政治分析的主要方法重点研究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议会制度和总统制度的不同,以及联邦制和单一制的差异。 20世纪50 -60年代, 随着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制度究方法被系统分析所取代而一度受到冷落。70年代,随着人们对完法改革、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研究兴趣的增长,制度主义作为政治分析的重要学术传统,再次得到复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ZI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