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化边工作中的“名”与“实”

2024-01-22 12:3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民国时期化边工作中的“名”与“实”》,欢迎阅读!
民国,时期,工作
The Nominality and Reality of Frontier Civiliz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朱映占[1];王兴宇[2]

作者机构:[1]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1

出版物刊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页码:61-67

年卷期:2018 4

主题词:民国时期;化边工作;边胞;少数民族



摘要:从民国建立之初,贯穿于整个民国时期,如何“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及如何“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一直是政府力求实现的目标。为此,不断有转变边疆地区社会和民族的化边工作的方案设计和政策实践。归纳而言,这些化边工作包括两大类型,一是有关边疆民族称谓和身份的筹划和设计,可称其为化边工作中有关边疆民族“名”的工作;二是直接在边疆民族中开展的各种工作,可称其为化边工作中有关边疆民族“实”的工作。从化边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来看,在“名”方面虽然有改正边疆民族称谓的举措,但是同时又有不承认边疆民族的具体名称和身份的政令;在“实”方面虽然有边胞招待所等形式的探索实践,但是类似的工作是很有限的。故而,民国时期的化边工作不仅在“名”与“实”方面还有许多欠缺,而且“名”与“实”还处在相互脱节和分离的状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Y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