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庆武隆 学习心得》,欢迎阅读!
![武隆,重庆,心得,学习](/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2.jpg)
重庆武隆学习心得
——新华 陈艳君
我从小就喜欢自然地理与中国历史,喜欢我国辽阔土地上的大山大河,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这个伟大而响亮的名字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中国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上大放光彩。在2013年6月20日之际,有幸在政府的组织下前往重庆市武隆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参观学习。一路游来,震撼颇多,感触良深。
武隆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距今1392年历史,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处云贵高原大娄山和武陵山脉交错的褶皱地带,在重庆市东南的乌江下游,距重庆市区137公里。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三峡库区淹没县;也是重庆市日益崛起的新兴旅游大县,自古有“渝黔门屏”之称。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3个、县城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区,整个县域为国家岩溶地质公园和中国户外运动基地,中国南方喀斯特——“重庆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是全国第6个、重庆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
武隆县发展旅游的主要措施:
一是谋划大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武隆县自1994年芙蓉洞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创新思路抓旅游、跳出旅游抓旅游”的理念,旅游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已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武隆旅游在重庆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 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箐口天坑为代表的“武隆喀斯特”获得全票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隆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搭建新的发展平台,确保“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武隆县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搭建旅游投融资平台,由政府出资1亿元组建了重庆市武隆喀斯特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重点实施对已开发6个景区的经营权回购、新景点的保护性开发等工作。于2009年底投资6.8亿元回购了天生三桥、仙女山、龙水峡地缝、芙蓉洞、芙蓉江、黄柏渡等6景区的股权。至此,武隆旅游实现所有景区的所有权、保护权、经营权和开发权“四权合一”。
二是推进大整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景区经营权回购。整合关联资源,通过打好“遗产、体育和文化”三张牌,创立了旅游、体育、文化“三位一体”的关联产业互动、品牌组合营销的发展模式,并以此带动现代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整合行政资源,
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牵头实施。整合经营资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组建集团公司,对优势资源实施整合,确保旅游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强势大营销。为做大游客总量,提高武隆旅游知名度,从2009年起每年筹资宣传营销资金近1亿元。按照“巩固市内游、主攻云贵川、做大珠三角、激活长三角、提升津京唐、挺进大中原”的国内市场开发方略,发展“国内游”;按照“开发港澳市场、做大东南亚市场、发展日韩市场、开拓欧美市场”的入境市场开发方略,发展“入境游”。
四是抓好大提升。为了不让游客失望,不断加强旅游要素建设。深入挖掘和打造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户外休闲时尚文化、民间特色的“马术文化”和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实施“森林武隆”工程,倾力打造重庆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全国生态示范县。构建“公共设施、标准服务、安全保障、旅游信用和市场治理”五大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组织和服务技能,努力提高游客满意度。
通过这次旅游学习,不仅能够让我们从紧张的工作中得到缓解,也让我们初步了解了我景区需要借鉴其它景区的地方。更加了解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是增长见识和经验的好机会。正如古人所说:“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去名胜古迹可以看看古人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各种遗迹,了解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到更多的知识。去自然风景区,能够直接面对自然界的奇异景观,陶冶情操增长见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