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稿

2022-11-10 02:2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广播稿》,欢迎阅读!
广播稿
合:亲爱的老师、小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又到了金喇叭小广播时间了。 源:我是中二班的陈源潮 宝:我是中二班的邱梓涵

源:小宝,你有没有看到我们幼儿园楼梯下有一个泡茶的地方吗? 宝:知道呀,就在进门左边楼梯下,叫茶香慢生活。 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泉州安溪的茶文化

源:小宝,你知道泉州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吗?

宝:知道,自古就有“闽南茶都”的美誉。已有1000多年历史,安溪是名

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

源:嗯,不错,安溪茶叶生产历史之久、产量之多、制作之巧、质量之高、

茶艺之精、饮茶之盛堪称华夏一绝。

宝:随着茶业的发展,安溪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

发展,具有浓郁茶乡特色的安溪文化(茶歌、茶舞、茶艺、茶餐、高甲戏等)和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茶文化旅游呼之欲出,成为安溪新的经济热点。

源:安溪还被誉为“茶树良种的宝库”,茶农素有“茶师摇篮”之称。安溪

县现有茶园25万亩,既是福建乌龙茶出口基地县,也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现年产茶叶15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14,福建省乌龙茶产量的13,是全国产茶大县。

宝:到中国乌龙茶之乡——福建安溪乡间品茗,是一件很有味道的事。 源:嗯,坐在农家庭院,三两人泡上一壶茶慢酌细品,不时有田野的芳香阵

阵飘来,多了几分自便和随意。

合:乡间的茶文化没有都市茶楼里那一招一式的繁缛程式和豪奢作派,更多

的是一种乡间自然简约之美。


源: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盏茶的艺术。在黄金桂

起源地虎邱镇罗岩村,我有幸欣赏了一位林氏老农的茶艺。他身着隧道土布蓝衫,茶具是乡间常用的粗壶,茶是本地产的优质绿茶,水是屋后的井水。整套茶艺融进了乡里人的纯朴观念和生活习俗:投茶直接用手,三指撮茶;分茶时,于壶中泡好茶后再进茶盅。据说,这种“茶娘式”的手法,还象征着生生不息的亲密关系呢。

宝:当地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

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之说。在安溪县,还流传着“早上喝碗铁观音,不用医生开药方;晚上喝碗铁观音,一天劳累全扫光;三天连喝铁观音,鸡鸭鱼肉也不香”,可见酷爱饮茶之风气源远流长。 源:茶道是茶文化的另一境界,安溪的茶道精华,体现在一个“和”字上。

例如,当地村民有什么纠纷或隔阂,只要长辈出面开一个“茶话会”调解,便可轻松把事情“摆平”。这种茶文化中的“和”,意蕴着风调雨顺的天和、青山绿水的地和以及友好相融的人和。假如上升到茶德的高度,“和”的内涵会更丰富,具有一种社会功能,使饮茶者追求一种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自我整合、人伦、其乐融融的精神境界。106万人在安溪这片土地上长期和睦相处,亲如兄弟,根植、流传其间的茶文化,无疑具有深厚的旺盛生命力,是祖国灿烂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合:今天的金喇叭小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X5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