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励志作文]继承与创新作文800字》,欢迎阅读!

[励志作文]继承与创新作文800字
继承与创新作文800字
每天中午,老李的小面馆总是座无虚席。老李做的手工面在整个县城可是最出名的,做出来的面色泽鲜艳而又不过火,尝一口那叫个香软弹滑。要是你在面馆边溜达,闻到那香味,你一定不会介意进去吃一碗的。
但那只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几个月前,老李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老李媳妇,老李头呀,这个病,恐怕活不过今年……老李虽然不知道医生的话,大他也隐约感觉到自己在世的时间不长了。他自己倒不要紧,只是担心自己那不孝的儿子。从此,小面馆门再也不开了,而老李,每天吃完饭后总要在桌旁抽闷烟叹气。
其实老李儿子小李也并不是不孝顺,相反,他很懂事。他知道爹想把这个手艺发扬光大,但他是个上过大学的人,研究机器人的,是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人才,怎么能在后半辈子靠卖面谋生呢?不然,他这几年的书不是白读了吗?可每次看到父亲因为自己的不愿意而伤心叹气时,他的良心会受到谴责。毕竟,老李头上已经是一片白霜,额头上也已是一条条水波似的皱纹了,他实在不想让老爹生气。
“儿子啊,听吗说句话。”母亲的推门而入让小李从杂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小李看到母亲面带憔悴的神情,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了。“你父亲的病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你还是多跟他学学手艺吧,学好了手艺不会让你吃亏的,不然你就真的没机会学了……”说着母亲突然小声抽泣起来。小李好像明白了什么,紧安慰母亲。母亲慢慢抬起泪眼,语重心长地对小李说:“孩子啊,以后少惹你父亲再生气了。”小李若有所思,静静坐着,低头不语。
时间飞逝,半年多后,街上重新出现来了消失已久的李氏面馆。不过店主不再是老李了,而是小李。老李在不久前去世了,不过还好小李已经学到了精髓,以面馆一天天重新兴旺起来。凭借着店的名气和小李做出的具有顾客熟悉味道的面,小李的收渐渐多了起来。但他总感觉有些许的失落。
这天,面馆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正是小李的大学同学老宋。看到小李忙碌的背影,老宋不禁问:“小李啊,你当初不是搞机器人的吗,怎么想到来开面馆了?”小李尴尬的笑了笑,但他根本没空来回答他,他太忙了。等到老宋吃完了面,顾客渐渐少了,小李这才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宋。老宋叹了口气,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笑容,对小李说:“不如,你可以把这生意和机器人结合起来呀!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小李是个聪明人,听了老宋这句话,他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对啊,他还可以尝试些别的新东西,让面馆有些创新。
几个月后,一家新式面馆开张了,奇怪的是,面馆里竟然一个人都看不到。原来,小李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搞起了一个机器人面馆,收银机器人、厨师机器人、端面机器人等等,反正干活的事都让机器人包了,而小李只需要干维修的事就行了。新面馆一开立
即吸引了大批人前来消费,而且人们现面味道几乎一点也没变,此小李的机器人面馆从此大受欢迎。李的愁眉逐渐舒展开来,而且面馆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小李打算以后还要开连锁店,一步步把生意做大。
看来,老传统的东西不能丢,但只有老传统加上了创新,老传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呀。小李想着,心满意足的笑了。
近年来,有出版社再版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追捧;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不断翻新,有人称赞其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继承与创新呢?
记得老家附近有一座小寺庙,那是一座坐落于半山腰处的庙宇。在山下经过时,会看到瓦片上泛着太阳的光泽,跳动着星星点点的光芒,有时亮得刺眼。有时爬山锻炼身体,会遇见下山的衣着朴素的僧人,他们走着自己的路,不顾我们这些登山者的出现,神态总是平和的。到了庙前,就会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也不敢大声喘气,毕竟这和寺庙中庄严肃穆的气氛太不相符了。在这里,有着整整齐齐地种着青菜的菜畦,房顶上的`炊烟,树林间的风声和鸟叫声。
不过,若是下了山,沿着公路驱车向城市驶去,不用多久你就能看见一个喧闹的集市,充斥着小贩的叫卖声和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鸡鸭鱼肉,每天都有一大批食材被运进来,被用于交易,然后进入城市里的家家户户。
此时,向路的前方看去,已有几幢高楼露了出来,那上面覆盖着新型的玻璃材料,反光而不刺眼,各个品牌的汽车在平坦的柏油路上驰骋着,人们的身上都是时髦的服饰,整个城市躺着浮躁的气息。
这截然不同的画面,使我惊叹:距离不远,差距怎会如此之大?传统而又古老的宗教建筑和现代化的都市,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与日俱新的现代文明,看似矛盾却又自然而然的共存着,实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企业的成功经营也离不开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拿云南白药来说,它发明于1902年,被视为止血神药,其配方、工艺被列入国家机密。早年的白药,是粉末状的小瓶封装,一姓单传,百年不变。如今,云南白药企业已经开发出气雾剂、创可贴、牙膏、洗发剂等新产品。它的成功,不仅源于传统配方的优秀质量,也是创新精神的结晶。
如今,国家积极倡导的“工匠精神”,在我眼中,正是这种继承优秀的传统,从传统出发,保持手艺人的精神,专注于产品,并在目前的环境中做出恰到好处的创新,用新的思维,开发新的产品,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也需要这样的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用不变的努力和创新的思维、方法,让自己不断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V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