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的几点探索

2024-01-10 04:3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语教学的几点探索》,欢迎阅读!
日语,探索,教学


日语教学的几点探索

【摘 要】利用出国学习的机会,通过参加各种课程和活动,切实感觉到日本的日语教学同国内的日语教学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材的选择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与国内的不同之处,特别是日本教师的教学方式非常值得借鉴。通过比较提出了交际教学法来提高国内的日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日语教学;交际教学法;课程设置 一、在日本的学习

来日本学习日语的外国学生,日语水平参差不齐,首先通过日语考试划分等级,根据日语等级的不同设置课程。大致的课程有综合、文法、听力、汉字、作文等,在不同的课程中又分为各种等级。

1.学习目标。日本语言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以参加留学生考试,将来升入日本大学为目标。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以通过日语能力考试为目标。前者的留学生考试,在120分钟的考试中,会进行记述(即作文听解听读解读解四项测试,它有不同于日语能力考试的几个特征:①整体上,日本留考试的词汇和文法并不很难,减少了考生的负担;②不要求死记硬背,而强调对日语有多少程度的运用能力;③试题很多,考生没有充裕的时间考虑,要求有瞬间的判断能力。

2.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身在日本,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日语,电车上的广告、商场广播、超市商品名称、电视节目,这些无形中成为了日本语言学校得天独厚的教学工具。而国内除了课堂上,学习日语的环境几乎没有。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积极创造学习环境。例如,老师在课间可以放些日文歌曲,课余给学生播放日本动漫电影等。学生可以将自己身边的文具、家具贴上小标签,随时复习日文读法,并养成用日语写日记的习惯。而且上网浏览日本网页也是很方便的学习途径,既能锻炼读解能力又能了解最新信息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会让日语学习变得趣味十足。

二、国内教学

1.国内日语教育课程的特色。我国教学重在语法、听力,但口语表达方面,学生锻炼的时间明显比在日本学习的外国学生短。由于语言环境的关系,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课文、记语法,因为平时讲母语,用母语思维,加上汉语与日语的语法和语言习惯不同,所以在讲日语时,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思维转换。

2.教材的选取。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课文的内容有所增加,难度也提高了。比较之下,国内的学生比日本的学生用功,理解能力强,但实际应用日语的能力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要弱些。特别是日语的口语书面语现象较多。

3.以教师为中心。因为课时量非常大,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师生互动的时间相对较短。另外,国内因为经费的关系,教师不可能给学生分发大量的参资料,基本上围绕着教材,以教师的板书为主。

三、交际教学

交际教学研究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发展历史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提高交流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外语教学法。

1.交际教学研究具有以下特征:①根据交际教学研究的语言观,语言教学应该以语言功能为主,而非语言结构。教学内容以概念和功能为主。③在开




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

2.交际教学研究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尽量开发和使用与实际生活相近的教材,设定与现实生活相象的教学环境。②通过在学生之间设置信息唤起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欲望,进行具有实际意思的语言交流活动。③通过类似游戏模式等活动,展开各种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主的练习。

如前所述,交际教学研究充分体现出了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在做中学,生活即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启发

1.扩大交换生的交流。当今世界,资源共享是非常节约和有效的好方法。中国有学习日语的学生,日本也有学习汉语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外语学习面临的问题基本上大同小异,对他们的外语学习而言,最需要的是语言环境。如何解决用好两国学生的互换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外语能力中比较经济和效果显著的好思路。目前两国之间的交换生数量还是太少,如何使之扩大是非常值研究的问题。

2.借鉴授课方法。在授课方面,日方教师授课时对课文的分析、对单词的讲解、根据课文内容而设计的提问和根据学生的状况对问题的展开和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针对某一观点,组织学生通过辩论提高语言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等教学方法都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今后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将这些教学方法引入到日语教学实践中。

五、总结

日语学习不仅要学会词汇的意思、文法的用法,更重要的是理解语言的内涵。学习者来说,在下功夫记单词语法这项基本功做好的基础上,要主动制造环境运用,并且多学习日本人使用语法的语境。这就需要学习者不能局限于教材,应该通过网络视频动漫、电影等多种方式接触日语。另外,作为日语教师,应该多学习外国先进教学方法,取长补短。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老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根据学生特点改进教法。并且要改变以老师为主的观念,除了传授知识,还要重视与学生的心灵交流,把渗透在语言中的文化讲给学生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艳华,郝万军.通过实践体会日中大学日语教育教学方式.科学决策,200811.

[2]王颀.略论外语教学法与日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2004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Q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