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要怎么教育孩子?这些方法或许有用

2023-01-06 12:0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老师要怎么教育孩子?这些方法或许有用》,欢迎阅读!
幼儿园,有用,或许,这些,老师
幼儿园老师要怎么教育孩子?这些方法或许有用

21世纪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们聪明、好动、调皮、好探索,不喜欢受老师、成人的束缚。因此,老师需要根据新时期孩子的心理特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幼儿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育方法 一、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二、故事引导法。

故事引导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教师有时还组织幼儿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幼儿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

三、生活体验欣赏法。

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当幼儿能够正确欣赏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


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把棉被叠整齐,使休息室变得整洁时,教师再组织其他班级的幼儿来参观,使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的教育方法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2.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尽管讥笑他。

这要他的词汇会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3.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4.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 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5.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

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6.不论好坏书刊,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干涉。

而家里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餐具也做了彻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

7.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 这样,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 8.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要让自己干活挣钱,也别叫他节省,如何让他和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呢?

9.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否则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10.当他和邻居,老师或警察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不公平的。

11.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慎重地声明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JB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