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如梦起点
o 天下的受屈人都无法自辩,但当他们放弃自辩后却有一种奇怪的魔力。 o
o 天下祸害全在封闭。一封闭,处处可疑,处处防卫,大家就像刺猬一样。只有把那么多路都走通了,日子才会好起来。 o
o 世上很多的心结是没法解的。即使内心已无障碍,却也找不到语言程序和表情方式,那就只能放弃了。 o
中国之旅
o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宏观的结论应该是:“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人太渺小,怎么强得过天地? o
o 从长城内侧的农耕文明来看,侵犯总是坏事;但是,从长城外侧的游牧文明来看,用马蹄开拓空间,正是自己的文明本性,不应该受到阻挡。于是有战争,有长城内外一系列奇特的历史。 o
o 最大的文化现象,都产生于异态对接之中。小文在他们身边,大文在远方旷野。 o
o 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 ,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气勃勃。 o
o 真正的欢乐不可能重复,就像真正的人性容不得刻板。 o
o 就像世界上的其他事情一样,兴旺发达时什么都好说,一到了哀落时期,一些争夺行动便接连而至。 o
o 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瞰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己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亲近。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 o
o 渤海国,首府上京龙泉府。后被契丹所灭。名故事:李白醉书。 o
o 白居易、苏东坡先后为官杭州。他们成了杭州的水利工程师。苏东坡之后的杭州和西湖,容光焕发。
o
o 宋代虽然边患重重,但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却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峰,文化、科技、商业、民生,都让人叹为观止。 o
o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o
o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o
世界之旅
o 中华文明即不中断又不湮灭的原因,到今天为止,粗浅感受大致如下:首先,在这喜马拉雅山南麓,我不能不想到中华文化在地理环境上的安全性。除了喜马拉雅山,往北,沿着边境,还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又连接着难以穿越的沙漠,而东边和南边,则是茫茫大海。这种天然的封闭结构,使中华文明在古代避免了与其他几个大文明的恶战。而那些古代大文明,大多是在彼此互侵中先后败亡的。 o
o 在中国商代,埃及已经远征了西亚;在孔子时代,波斯远征了巴比伦,又远征了埃及;即使到了屈原的时代,希腊的亚历山大还在远征埃及和巴比伦;而且无论是波斯还是希腊,都已抵达印度…… o
o 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造成不同的性格。 o
o 不同等级的智者会作岀三种不同的回答。低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机智击败别人,实现欲望和追求;中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勤奋努力来实现欲望和追求,永不放弃;高层智者则会教导人们如何选择欲望,提升追求。 o
o “人人皆有佛性”,但人人又不能单独完满,因此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企求单独解脱。如果单独解脱了,而周围的众人还困于重重障碍之中,那么,这个自以为“解脱”了的个人还会寸步难行。如果自己解脱了,别人没有解脱,那么,为了守护自己的解脱必须划岀人我之界。一划界,空境便顿时消失,解脱也无从说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F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