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面部 刮痧》,欢迎阅读!
![刮痧,面部](/static/wddqxz/img/rand/big_65.jpg)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脸上有6条阳经,脸色的好坏准确的反映个人的身体状况,脸色发黄就跟肝胃功能失和有很大关系。譬如疲劳过度、情绪低落、饮食不节、烟酒不断等都能导致肝胃失和,而胃经在脸部的循行路径比较多,如鼻旁、鼻根、鼻外侧、目眶下、面颊、口唇、额角等位置,因此一旦脾胃失调,经络就容易受阻,循行不畅之时,就出现面色无华、暗沉的状况。
脸部刮痧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刮痧的机械作用。操作中,脸部刮痧要以点、线、面的方式来刺激脸部的经络穴点以达到排毒及“泄”的功能,使皮下充血,毛细孔扩张。刮痧时能将气节疏通,经络畅通之后,细胞活化,气血将营养输送到皮肤腠理之间。刮痧时脸部会发热,那是因为体内的阳气带动热能,进而柔软角质层,代谢脸上废弃物。有粉刺者,因为热能使毛孔打开,颗粒小的粉刺会被刮出来。刮痧后你就马上看到白净、光泽、细致、有弹性的肌肤。脸部刮痧不会给人留下刮痕,美容师会控制力度,被刮痧板刮过的部位只会在几秒钟内留下红印。
脸部刮痧实际还是一种排毒方法,在做护理时,其施行时还结合淋巴排毒这种排毒方式来进行,效果更好。淋巴排毒,是一种特别淋巴理疗手法,它顺沿淋巴管方向按摩,使积聚在淋巴液的毒素得到疏散。淋巴排毒可以令体内毒素由淋巴液排出,而达到有效预防疾病。其理由是人体组织所产生的老旧废物,当机能无法正常排泄时,可借助外力淋巴手法进行加速排毒,有助于净化皮肤深层毒素、色素,让组织有明显再生力,对于改善毛孔粗大、油脂过多、月经前后暗疮粉刺、各种色素斑、面黄有极佳效果。
用于脸部刮痧的工具,一般都是牛角刮痧板,因为牛角本身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等功效。而刮痧板的形状也有讲究,其轮廓必须适用于脸部,打磨要光滑细致,这样用起来才得心应手。美容师在做刮痧前,会根据肤质给顾客选择相应的精油,借用有机芳香植物精油的高度渗透作用,达到更好的排毒效果。而操作的具体手法是非常讲究的,美容师左右两手各握一块刮痧板,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操作,利用刮痧板不同轮廓的形状对应不同部位来刮动、按压。还要以不同的角度给脸部穴位做针对的按压。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美容院给顾客做的流程,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一套大家再家都可以做的家庭式面部刮痧。其操作简单:我们美容院一般用鱼嘴状的给客人做,一手拿一个,两边同时做,但在家可以一边脸先做,长方形的刮板也可以做的。
步骤:
1. 清洁去死皮环节。这一步很重要,以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用洗面奶将脸洗干净。
大家还可以用红糖来去死皮。左手手掌放一些红糖,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先沾水再沾红糖。在脸上轻轻打圈按摩。动作一定要轻,以免擦伤皮肤,眼部周围皮肤较薄,不用做,额头、鼻梁、下巴可以多按摩几次。红糖去死皮一个月去一次就可以了。
2. 用热毛巾敷一下脸,还可以在脸盆倒上热水,用大毛巾围住脸盆一圈,脸在上面蒸一下
热气,使得皮肤毛孔打开,促进血液循环。
3. 用橄榄油,效果也非常好,吃的那种优质橄榄油更好。偶是用茶籽油做的,效果很好。
用手指把橄榄油涂抹在脸上后用暖暖的手掌轻轻按压一下皮肤。
4. 开始刮痧:刮痧板与脸部成90度角,刮痧板的力道要往下沉,力道不能浮。刮痧板在
刮的过程中不能离开皮肤,接触皮肤的面要稍微大点,但不能整个刮板面放脸上,不好操作。额头部位由下往上,从眉毛到发髻刮,整个额头部位都要刮到。两颊以鼻子为中心点,横向刮痧,由上到下,由内往耳朵方向刮痧。人中也要刮痧,这里是子宫、卵巢的反射点,刮痧手法与刮脸颊部位相同。下巴同样横向刮痧,以下巴中间、鼻子下为中心点,往左、右两边单方向刮痧, 可以分3遍刮,3遍刮的手法不一样
第1遍方向还是根据上面的,就是来回刮,就是从眉毛到发际线可以慢慢向上推动,向上力度重点,回来轻点。一直移动到发际线,再从脸上到两侧发际线。一直到下巴也这样刮。
第2遍。点穴,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 鼻眼部是迎香穴,鼻通、睛明穴、承泣、瞳子髎。 脸上是四白、颊车。 嘴巴是人中、承浆、地仓。 耳朵是耳门、听宫、听会。 每个穴位按下去有点酸胀痛。要用刮板的角去点按才有力度。 第3遍。是淋巴排毒,将前2次排出的废物引流到淋巴管。以达到排毒美白的效果。方向还是根据上面的,就是一次性刮到,额头是中间向两边刮,也就是从印堂上面刮到太阳穴旁的发际线再沿着发际线向下到耳前,再绕到耳后向下到脖子两侧、脸颊、从内眼角往下两边到发际线再到耳前再绕到耳后向下到脖子两侧。每一次都刮到耳后的淋巴管,中间不可停下来,要将毒素一次性排掉。这个可以重复3遍。整个刮痧时间10分钟左右。
这样刮好后皮肤烫烫的整个血液循环加快,脸色立马就红润起来了。
看不懂得朋友可以直接用第3种手法多做几次也能有效果,熟练后加上前两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C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