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元店现象分析:基于社会的角度》,欢迎阅读!
![角度,基于,现象,社会,分析](/static/wddqxz/img/rand/big_5.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元店现象分析:基于社会的角度
作者:蒋梓莹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21期
【摘 要】文章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对2元店现象进行分析,以阐明2元店现象所反映的社会事实。所以,2元店现象不仅反映出经营者的道德失范,而且也能够反映出社会不平等——社会阶层差距过大、贫富悬殊的事實。 【关键词】2元店;社会;失范;不平等 一、两元店现象
仿佛是突然间,两元店的卖场开始遍布中小城镇,没有过多的装修,只有超市的货架和每件都只卖2元的商品。店里面所售的商品大多是生活用品,食品、餐具、图书、玩具、文具、电器、日用品应有尽有。但是,这些物品实际上是由一些不正规的家庭作坊制作出来的假冒产品,无厂名、无厂址、无合格证,即为“三无”产品,外观参差不齐,大部分商品做工粗糙,包装简陋,质量堪忧。还有一些商品是伪品牌,如妮维雅洁面乳、隆力奇护手霜、六神花露水等,包装上仿得很逼真,但是悄悄打开却发现气味、色泽跟正品均有很大出入。除质量低劣,同时还存在着一些违禁物品,如激光手电等等。
店里的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两元一件,所有商品一律两元,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叫卖声,这样的等门槛效应,让很多人经不住价格的诱惑,想走进去看看。 二、现象的背后
两元店现象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两元店里所售的商品均是一些“三无”产品和一些仿制品,不仅涉及商品的质量问题,同时也涉及到版权问题,此外还有可能对购买者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这种现象可以认为是一种反常态的社会现象。由于这样的一种销售行为实质上是违背社会普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的,贩卖者缺失了真诚的道德义务,所以可以将其进一步的称为道德失范现象。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的发展是由于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导致了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但是,竞争总是会有胜负输赢之分。为了生存,竞争中的失利者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它们要么被人淘汰,要么进行改革,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改革本身意味着必须确立一个新的专门领域。但是随着人口数量和交往程度的进一步增加,人们之间的竞争又会加剧,因而又会有新的职业领域开辟出来,这样,劳动分工也就一步一步地扩大和发展起来。但是,并非所有的新职业领域都是符合社会规范的。总会有部分即没有资源又没有劳动分工可能会有偏离正常的形式的可能,从而导致了各种“反常”分工形式出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许多规章制度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实际情况并非相符合,有的甚至落后于一些社会现象。而在任何时代都需要通过一定类型的有效社会规范来加以约束和协调人们的行为规范。这些稳定和有效的社会规范规定了通常情况下人们所必须遵循的方式和规则、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应该分享的权利和利益等等。当社会规范缺位时,则造成了一种社会的真空状态。所以这种以微小的投入牟取暴利的现象,就是涂尔干所谓的“失范的分工”表现出的现象。
大部分开两元店的店主都不认为,开这样的店是违规的。加之两元店所需的成本小,国家关于这方面的规章制度的不全面,造成了2元店现象滋生的温床。但是,2元店现象并不仅仅只是贩卖者的道德缺失。造成这样的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失范,还需要将其与2元店的商品供应商,也就是一些不规则的专门生产仿制品和劣质产品的工厂作坊相联接起来。可以说,2元店是一种散货渠道,或者说成一种方式。由于成本优势而导致的价格优势会对传统的小商品市场的生产和经营造成巨大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就是竞争后,所产生的道德失范后果。
2元店现象的背后,不仅仅是与生产商和销售商有关,由于是社会交流活动,所以也与购买者相关。如果没有购买者的参与,这种社会交流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去扮演购买者这个角色呢?正如上文所说那样,是因为店内的价格便宜,花钱也不觉得浪费,所以就买了。但是这些2元店里的商品质量令人堪忧,商品很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为什么质量如此低劣的商品还是会有人去购买呢?观察得知,一般是老人、妇女、学生、打工者去光顾,因为在这样的店里面花钱不心疼。可见光顾2元店的人群大多是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人们。如此,2元店的现象的背后就隐藏着我国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
自从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后,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松动并发生变化。一时间,民营、私营企业开始增多,这些私营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员的社会阶层开始迅速上升。韦伯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理论中的经济标准在划分社会分层时的所占分量也变得更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优势地位的人的优势不断积累的同时,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的劣势也在不断的积累。结果这样就形成了“马太效应”,就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经济所得日益悬殊,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没钱的穷人像是处于中下等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妇女、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底层的打工者、农民,他们为了省钱得到实惠,很乐意光顾2元店。正是这样,助长了2元店现象的繁荣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2元店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2元店的出现、兴盛并不仅仅是一种类型的商店的出现那么简单。社会是个复杂体,社会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也是复杂的。它的存在与整个社会相关,是社会在其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态表现。这些病态表现为在劳动分工发展过程中公民的道德观念的缺失、社会分层所带来的不平等以及各阶层贫富差距悬殊。所以,2元店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仍一个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 孙立平.社会学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作者简介:蒋梓莹(1986.10- ),女,瑶族,广西桂林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组织社会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C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