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有效观察,提高个别化学习活动交流质效

2023-03-13 00:4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教师有效观察,提高个别化学习活动交流质效》,欢迎阅读!
个别化,流质,基于,观察,有效
在观察中思考交流内容

---基于教师有效观察,提高个别化学习活动交流质效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而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分享交流则是帮幼儿汇集活动中的各项信息分享各自活动中的快乐、解决过程中共同碰到的一些问题。

本学期我们的专题就是基于教师有效观察,提高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交流质效。每个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观察要点和分享交流的内容,对于小班第一学期幼儿来说,上半学期我们注重比较多的是活动中的观察及即时的个别讲评,到了学期末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不同的呈现方式进行小组的交流讲评。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和尝试,我认为在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中,以下几点交流分享的内容能较好的提高交流质效。

一、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交流游戏经验和方法

在主题过渡时期,前一主题的材料准备退出“舞台”之际,教师可以根据记录和观察掌握幼儿参与的比例,当全体、大多数幼儿已经玩过了,这时教师可以在收尾时与幼儿一起对经验方法进行总复习,梳理相关游戏方法和主题经验

在《苹果和橘子》的主题中,个别化材料《水果拼图》一直都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份材料,观察的要点主要是幼儿能否仔细观察,根据水果的特征、颜色等进行拼水果。游戏的难度也是从简到难递增的,具有层次性能够符合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尝试

和探索。当孩子们都已经操作过了有了相同的游戏经验时,它就可以作为一个梳理经验的点来作为交流分享的内容,可以说一说怎么样才能拼的又快又准确,有什么好的方法,如何去自我验证等等。 二、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交流游戏问题和困惑

幼儿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问题,这是学习提升自我经验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经验提升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在个别化活动中一定会遇到的事情。通过观察发现在个别化活动中比较长出现的问题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1幼儿发生纠纷,不能解决问题时

小班孩子的游戏水平大都是处于平行游戏的阶段,个别化活动中也大都是幼


儿一个的活动,所以当幼儿发生纠纷时,他们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在小班初期出现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即时交流讲评的方法,即个别讲评,直接和发生问题的幼儿交流即可,比较符合小班初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水平。

2)当幼儿对于游戏玩法不清晰,对规则要求不明确时

《学本领》主题中,我们提供了大小高低不同的四只羊,养的形象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喜羊羊和 太狼里面的羊,因此孩子们对于这份材料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当投放以后,问题马上就出现,孩子们进去了看到材料不知道要干什么,东摸摸西碰碰,这个时候我介入到了游戏中和孩子们一起玩,拿出一根毛线贴在小

羊的身上,说道:“小羊小羊,我给你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啦!”孩子们看到了马上也拿起了盒子里的材料开始玩起来。

3)当幼儿有创新玩法时

孩子的思维是千奇百怪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使玩具,任何材料在他们手中也会出现很多不一样的玩法,在我们心中可能我们制作的材料有几种玩法,但其实到了孩子们手里它可能会有更多我们不知道的玩法,有些可能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值得分享有价值的,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行为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交流分享的内容。

三、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交流幼儿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是指个体在学习中形成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学习效果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个人特征。它包含着很多方面,例如在游戏幼儿的专注度,是否能够专注的进行选择一样材料进行游戏

搭建区一向是幼儿比较喜欢去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随意选择材料进行搭建,小班幼儿还不会有目的的去搭建,他们往往是搭完之后会说我搭了一个什么东西。因此我们在观察的时候除了可以观察分析他们的建构能力水平如何,更重要的观察我觉得可以放在幼儿的专注度上,看看他们是否能够选择一样喜欢的有耐心专注的进行游戏,作为交流内容

也是非常不错的,游戏水平固然体现幼儿的发展,但是关注他们的学习品质也是必不可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CI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