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初步探索》,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初步探索
作者:张艳丽
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41期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语文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诗歌数目净增80多篇(包括与必修教材配套的《读本》及选修教材,如《中外现代诗歌赏析》、《唐宋诗词鉴赏》),这些诗篇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阅读视野。
诗歌艺术是中国文化经典中的奇葩。我们要引导现代的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弘扬传统文化,使之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以适应现实的需要,这些都是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是目前中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任务。为此,在诗歌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研究和实践。 1.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我经常对学生讲:畅游在中国文化经典的殿堂,这是与先哲的对话,是与师友的对话,也是与自己的对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使之引发思考,同时我想这也是对文言文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在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现象,改变课堂教学沉闷乏味、单调落后的现状,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潜能。
1.1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歌的钥匙。每首诗歌的教学,先让同学们从聆听名家配音朗诵开始,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吟诵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正如古人所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营造诵读诗词的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比如薛岩利同学朗读苏轼的《赤壁怀古》,那种雄伟豪迈的激情是在模仿中逐渐地体味出来的,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田林瑜模仿诵读柳永的《雨霖铃》,词调声情哀怨,尽情尽致。
1.2在吟诵诗歌的同时,通过对经典名著的点评,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到课外去吮吸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分。把同学们带入图书馆,让他们与好书为友,以诗词为友,拓宽阅读视野,培养阅读能力。这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比如说教学进入到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时,利用多媒体,利用图片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结尾处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帮助学生领悟浪漫主义理想的艺术魅力;指导学生借助图书馆,讨论解决“东汉婚俗”、“七夕节”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