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奥尔森分利联盟理论综述》,欢迎阅读!
![奥尔森,分利,综述,理论,联盟](/static/wddqxz/img/rand/big_140.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奥尔森分利联盟理论综述
作者:王昊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5期
【摘 要】曼瑟尔·奥尔森作为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政治经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部代表作之中。它们是关于利益集团理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奥尔森将该理论运用到研究国家经济兴衰的课题中,开辟了研究权力影响经济的新视野。文章整理并分析了目前学术界对分利联盟相关理论综述。
【关键词】分利联盟;经济兴衰;利益集团 一、问题缘起
奥尔森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声名赫赫,素以工业强国自居的日不落帝国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会逐渐走向衰落?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遭受毁灭性破坏的日本和德国在战后的重建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同样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民主国家为什么瑞典、挪威在特殊利益集团影响下的经济绩效比英国、美国好?最终奥尔森提出了一个一般性解释:大量分利联盟的存在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经济衰落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相关文献综述
学术界对于利益集团的研究由来已久。西方的主要代表理论有:麦迪逊的党争论,他把利益集团看成一种有害的力量群体,认为由于党争的存在会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不公正和不稳定的影响。罗伯特·达尔的多元主义集团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阐述如何通过利益的表达与整合功能来实现利益集团理想决策机制的过程。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对利益集团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的研究学者有孙立平、杨继绳、何清涟等。张宇燕、陆磊等学者分别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对我国利益集团的性质以及对国家公共政策的影响都做了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总体而言,我国学者对利益集团的研究较少,研究角度大多集中于利益集团如何影响公共政策。虽然有学者涉及到了分利联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通常是宏观性的简要阐述。运用分利联盟理论来分析某一社会现象的研究较为少见。
此外,对于运用奥尔森分利联盟的思想来分析社会经济兴衰现象是否合适的问题上学术界尚存在较大的分歧。支持派认为奥尔森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来分析国家兴衰的根源是独树一帜的。从个体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动机出发,实际上弥补了传统的关于政府理论只从政治学或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的缺陷。奥尔森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分析集团的形成、存在和发展,深化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作用的认识。其次,奥尔森的分利联盟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除了能够解释经济现象之外,对一些社会与政治问题也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例如奥尔森敏锐地认识到族内通婚制度也具有深刻的经济原因,并运用相容性和排外性集团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使得这一问题在认识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反对派认为奥尔森运用分利联盟理论分析国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经济兴衰具有理论上的缺陷。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批判的:第一,奥尔森只是通过分利集团的影响分析了阻碍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忽视了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其他因素,比如技术、资本、文化等。而且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虽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但无法说明在多大程度上阻碍,这就使得该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力受到影响。第二,奥尔森只分析了分利联盟的消极影响而没有分析其积极作用。虽然分利联盟是为谋求本集团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但同时它又是应现代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它在利益表达与聚合方面,传送信息情报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功能,显然奥尔森片面追求分利联盟的消极作用是不科学的。杨光斌认为奥尔森的国家兴衰理论主要犯了思维逻辑上、历史逻辑上、逻辑起点范畴上这三个方面的错误。最终杨光斌认为“恰恰是利益集团的作用,国家才能正常运转”。
针对以上对奥尔森分利联盟理论褒贬不一的评价,本文首先要强调的是奥尔森在分析分利联盟对于经济兴衰的影响时所使用的建模和推理方法是形式模型法。这种简化的分析模型,主要目的不在于精确预测事物的具体发展,而在于抓住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规律及其背后的本质机制。因此以上学者对奥尔森理论进行简单的经验性的批判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奥尔森也已经指出了,“一种理论的说服力不仅取决于多少事实可以被解释,而且还取决于可解释的事实类别有多么广泛。” 参考文献
[1]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等.联邦党人文集[M].舒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M].竺乾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 [美]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M].陈尧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 张宇燕.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J].改革,1994(2).
[6] 陆磊.信息结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2000(12).
[7] 张群梅.分利化倾向:政治非民主与国家兴衰的集团因素——奥尔森的集团政治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2007(1).
[8] 李增刚.奥尔森经济理论评述[J].经济评论,2002(5).
[9] 随付国.奥尔森分利集团理论评述[A].东南大学学报, 2006(6).
[10] 吴自聪.经济增长与国家兴衰奥尔森利益集团理论的运用与探析[A].江西社会科学,2008(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1] 姚震宇.理性、权力与经济繁荣:奥尔森经济增长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 杨光斌.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昊(1990- ),女,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3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