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质教案设计:西游记

2023-01-18 04:1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优质教案设计:西游记》,欢迎阅读!
西游记,教案,幼儿园,优质,设计
大班主题活动



活动的题目:西游记 一、活动由来:

通过一些列的活动,幼儿喜欢《西游记》的故事,并对其中的人物感兴趣。但是对于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了解的还是比较肤浅。如:幼儿知道京剧脸谱,知道脸谱上有不同的图案,通过观察,知道图案是对称的,但是并不知道图案不是随意画的,而是有它特殊的含义的。因此设计本节活动,使幼儿对中国京剧脸谱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二、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了解京剧脸谱上的图案有特殊含义。 2、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达自己的认知与观点。 三、活动重点、活动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京剧脸谱上的图案不是随意画的 活动难点:抽象图案的理解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黑水彩笔、人物脸谱、白板课件

经验准备:熟悉儿歌、对《西游记》中角色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五、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导入。

提问:这个声音是哪个故事里的谁在说话?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二)认识脸谱。

1、分辨孙悟空脸谱。

提问:下面有三张图,哪一张是孙悟空?为什么? 2、分析孙悟空脸谱。

提问:孙悟空有一个武器,是什么?叫什么?如意是什么形状?看一看它藏在孙悟空脸上的什么地方?

提问:孙悟空爱吃什么?藏在哪?为什么是倒过来的?眼睛旁边是什么? 3、认识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脸谱。 提问:他们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总结:原来脸谱不是随便画的,脸上的图案、符号是有含义的。 (三)绘画脸谱。 1幼儿作画。

提问:你喜欢谁?为什么?如果给你一个画画的机会,你会画谁?要怎么画?


2)介绍画。

提问:看看谁的画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谁。 (四)活动延伸。

幼儿将脸谱图上漂亮的颜色,投放到表演区。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

本节课主要应用交互电子白板的插入媒体、动画的功能。

首先通过动画片中截取的孙悟空的声音导入,然后梳理出《西游记》中四个主要的人物,并辨认哪一张是孙悟空,讲述理由。

在第一次幼儿猜测如意金箍棒藏在孙悟空脸谱中的什么位置时,“如意”的符号对幼儿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在分辨脸谱时插入如意的图片幼儿及时回忆,联想如意的形状,最终画面再回到脸谱上,幼儿可以辨别出“如意金箍棒”藏在哪里。呈现给幼儿更直观的图像,可以引起幼儿的回忆、联想等,幼儿可以更好、更快的进行在我表达,和实际操作。 七、活动反思

1、本活动结合主题,从幼儿熟悉的故事《西游记》出发,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来了解京剧脸谱中图案的含义。从目标来看,目标符合本幼儿的发展情况以及幼儿的兴趣。从目标完成的情况来看,幼儿通过分析、述、绘画、儿歌欣赏、表演等,最终完成了目标。

2、本节活动首先通过动画片中截取的孙悟空的声音导入,然后梳理出《西游记》中四个主要的人物,简单介绍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其次通过出示三张脸谱,辨认哪一张是孙悟空,并讲述理由。这一环节重点请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幼儿“争论中”找到真正的孙悟空,并且了解孙悟空脸上图案的含义。为后面解释唐僧、猪八戒、沙和尚三人脸谱中图案的含义做了铺垫。紧接着教师梳理总结京剧脸谱中的图案是有特殊含义的,使幼儿有更深入的认识。再次,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人物脸谱,并画出“它”的代表符号,呼应了幼儿对脸谱的认知。最后,欣赏一首小儿歌,以一个简单的动作模仿、表演,结束本节活动。

3、从教师来看,整节活动中教师语言较为简练、清晰,语速较慢,适宜幼儿倾听,教态适宜。教师的问题设置有效,指向明确。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回答,围绕心中的目标及时反馈。而且,在整节活动中,教师进行追问,并且注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幼儿在活动中兴趣很高,并积极参与,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xY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