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化的缺场空间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调整》,欢迎阅读!
![网络化,社会学,调整,方法,研究](/static/wddqxz/img/rand/big_57.jpg)
作者:刘少杰[1]
作者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页码:57-64页
年卷期:2015年 第1期
主题词:网络化;空间分化;传递经验;表象思维
摘要:中国社会生活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网络化发展,互联网、计算机和移动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使6亿多社会成员开展了十分活跃的网络社会交往,而且因为缺场的网络空间和传递经验的生成,社会空间和经验事实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分化。缺场空间的迅速扩展,传递经验对实地经验的导引和助燃,已经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尖锐挑战。社会学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应当随着网络化引起的这些深刻变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创新,应当用联系的表象思维替代孤立的表象思维,以便对传递经验和间接经验形成符合实际的认识与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s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