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022-10-05 23:57:0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社会,现代
学号:201430203083 姓名:彭晓玉 专业:金融

论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华夏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渊源,在漫长的历史不断演变的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她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了五千多年的蜕变其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举足轻重,她影响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儒家的“仁”“以和为贵”,道家顺应自然及道与德的论证,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影响着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等等。可以说中华文化深深地融入了我们华夏人民的骨髓之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必将少不了每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然而我们却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中那些早已与现代社会节的对现代社会文明具有阻碍的“糟粕”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抱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心态,且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让中华民族更好的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字:中华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 文化影响

从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的获得自主权,实现中华人民的站起来,到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新气象,中国在世界人民的地位不断上升,国家实力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的认可。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越来越不可替代,中华传统文化也愈来愈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

一、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经济的影响:文化作为经济运行的环境和背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不仅仅是纯粹按市场信号行动的理性的“经济人”,而且也是处于特定时代和社会关系中的文化人,因此人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以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构成经济活动的背景并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显示了文化背景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儒家——义利统一,儒家所提倡的义利统一的义利观是中国儒家哲学的价值论,也是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价值观。,在儒家看来:“义与利人之所欲两者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好义《荀子》。孔子也曾说过:“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果无所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反对追求利益的行为,毕竟圣人也不会因为无任何利益就牺牲自己,但是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我们却不能失去该有的“义”不择手段,做些伤天害理的事。在现代社会中追逐利益而不放弃该

1 / 3


学号:201430203083 姓名:彭晓玉 专业:金融

有的道义才能长久的发展生存下去,而那些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之徒必将会走向自己掘好的坟墓中最终灭亡,为世人所不齿。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政治的影响:任何社会政治体系及其中的政治活动都是处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氛围之中任何社会政治文明建设都要受这种经济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落后的、腐朽的传统文化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从古自今,中国就崇尚民本思想,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政在得民”,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黄宗羲的“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旺,在万民之忧乐”, ,,, , , ,,,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思想道德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观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系统、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存在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值得我们借鉴、吸收和弘扬的因素和内容,对我国社会继往开来,保持可持续性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华可以概括为:崇尚伦理,自强不息、 经世致用,修身养性 及仁、义、礼、智、信。 1)崇尚伦理。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始终。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是大多数思想家所一贯追求的。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只有“与天地合其德”,才算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所谓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中国古人所崇尚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的故事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儿千年来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无数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前赴后继,英勇不屈,以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的领土,维护国家的尊严,是同这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密不可分。

2 / 3


学号:201430203083 姓名:彭晓玉 专业:金融

2 经世致用,它是儒家思想发展到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 在现代社会中是极其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行为,提倡我们要以实践为基础回归实践学以致用。

3)修身养性。《大学》上说:“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这段话比较全面完整系统的表达了儒家对人生的根本意义和目的的看法,认为人应当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完善社会同时又要在完善社会的过程中完善自身,永无止境。现代社会大力提倡的终身学习不就与它相匹配。

思想道德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人民思想道德的提高,需要道德规范作保证。如果社会成员素质低下,不具备人的基本美德,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振兴。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i





i参考文献:

钱穆.文化学大义》

冯天瑜. 文化守望》——(文化史的研究对象_中华文化特质、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中华文化的经世传统) i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q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