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聚会话养生

2023-01-14 03:5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杏林聚会话养生》,欢迎阅读!
杏林,会话,养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杏林聚会话养生

作者:冯伟钢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1年第06

2011525日~27日,由现代养生杂志社、今日科苑杂志社主办,北京今科天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特色专科名医及养生专家联谊会在北京市平谷区召开。

此次会议,以小规模、高效率为特色。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特色专科名医及养生专家参加了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代表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教授、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络研究专家祝总骧,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导师、吉林省名中医张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副主任、内蒙古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医药工作委员会主任、著名蒙医安巴特尔,安徽省潜山县程维来口腔诊所执业医师、中华人牙第一塔研制人、著名口腔专家程维来,河北省白求恩医学院教授、河北省霸州市肝病医院院长、著名肝病专家崔永昌,河南省郸城仁济医院院长张宝寅,长春市净月开发区环城医院中医师苗子龙,中国老年产业发展促进会健康产业执行机构副秘书长冯一,六九养生院第一任导师、青年养生专家金志诚,中国营养联盟营养讲师、营养师王海玲,广西玉林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罗中及现代养生杂志社副社长、中医主任医师徐大平、现代养生杂志社(北京)编辑部主编陈家忠等。会议由今日科苑杂志社总编辑、著名报告学作家刘书良主持

张林(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针对我国目前中医药人才稀缺的现状,为了不断地培养出满足社会对医疗和发展两个需求以及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基本要求的新型中医药人才,我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创办一种从儿童、少年抓起的中华医校,坚持兼取两长,从小学通,背熟经典,苦练技术,老师真传,精益求精。

中华特色医校以中医药自身的特色优势、发展规律、传统理论精髓和现代科技成果为主体,吸取现代医学精华,利用电脑等高科技手段统编成的中西医融汇贯通的新中医药学——医学教材为主课,兼学具有同等学历(适用于医学专业)文化课,使学生在逐渐学好基础理论,夯实童子功的前提下,及早师承临床,突出世界医学范围内的专科的研攻至博士后毕业。中华医校还将改革生源、入学、学制、升级、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等考试、考核、评审制度,实行以平时成绩决定升学、毕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就业后的再实践,再教育再提高。

只要这样坚持数年,即可不断地培养出很多中西医融汇贯通,理论扎实,技能高超,适应医疗和发展两个需求的各级适用型、新型铁杆真中医和现代研究型、国际化新中医药学——医学的精英人才、大师、大家。

巴特尔(著名蒙医):内蒙古地区多发病、常见病是风寒所致的腰腿疼、关节病,我将古方、验方总结起来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成。经過几年对药理、毒理的实验,并通過212例临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结,有效率达97.2%,受到广大患者欢迎,曾在东北一些地方以蒙药神膏传誉四方,荣获科技成果二等奖。随即进入了批量生产,又经选择药材、改进工艺于2000年申报专利,2004年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在国内外同行朋友的协助下,奥神蒙药膏已在蒙古国、俄罗斯部分地区产销使用。同时还无偿赠送患者和区内离退休朋友们使用,解决了许多患者病痛,并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由于近几年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一些人对传统医药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甚至发表传统医药学无用论,这是极端错误的。20世纪80年代《药品管理法》的起草,有不同的论点和争议,至今认识上的不同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传统医药学的发展。我的看法:

1、国家成立中医药管理局后,虽然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做了许多工作,利用各种方式推动了中医药、各民族医药的发展。但是在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审批管理方面应有单独的审管理方法。笼统的以《药品法》的西医药管理模式要求是影响传统医药发展的。

2、希望中医药管理部门能加强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联系,研究协调制定中医药、民族药特殊的管理办法和切合实际的宽松政策,进一步重视民族医药发展和创新。协调国家药品监督、知识产权专利局等部门,解决传统医药发展中的新问题。

3、在中医药、少数民族用药质量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省()已经取消了药材经销机构,比如内蒙古就没有中、蒙药材管理机构了,没有药材统一生产收购基地,也没有种植收管理单位,更没有人研究紧缺品种的补充和配备。这样顶替、代用和掺假的药材越来越多,全国较大的药材市场供什么就用什么,造成了许多混乱品种,直接影响了医疗效果,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程维来(“中华人牙第一塔的研制人):平时我在给病人解除牙痛之苦的同时,留心将拔下来的病牙一颗颗保留了下来。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50多年间,累积的离体牙50多公斤。

中华人牙第一塔最独特的是采用了人的离体牙,在经過切片打磨后,这些牙片在主体塔架的外层镶嵌各种反映中华文化的图案和诗联。据统计,全塔镶嵌的人物、动物和装饰性图案共计4556个,翘角斗拱处镶嵌的人相牙160颗,累计使用人牙牙片总数为48888片。塔3米,七层八方,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极尽中华古塔之神韵。该塔耗时6年,历经3960工作日创制完成,于2009年春在安徽天柱山面世,专家审评认为该塔创意卓越,材质奇特,图文精美。

中华人牙第一塔,为奇美佛塔,表达风调雨顺,富贵平安,招财进宝,吉祥如意等东方经典民俗文化内涵,有史无前列之吉祥物中华第一世界之最美誉。

祝总骧(著名经络研究专家)“312经络锻炼法只要坚持去做了,你的病就能好,就能预防各种疾病,而且能够超過100岁,因为经络是真正的科学,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身上没有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络,并且否定经络。其实,经络是科学的,是不可否认的。西方医学之所以不承认经络的存在,是因为经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祝教授利用影像给大家演示了测试经络的具体方式方法。在座的很多专家饶有兴趣地凑上前去,自己亲眼去见证经络的存在。)只要大家坚持锻炼“312经络锻炼法,人人活到100不是梦想。科学实验证实了经络的存在,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在经络上取得的卓越成就。 徐大平(本刊副社长、中医主任医师):中国人从来都是追捧领袖人物,大师是怎么形成的?是边缘化、扩大化的宣传,本刊脚踏实地,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大家,教大家正确、科学的养生方法。

我们的刊物为企业和人物做宣传,通過此种方式给读者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互动起来。

另外,罗中、王海玲、苗子龙等分别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广西玉林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罗中在发言中说:由《今日科苑》杂志和《现代养生》杂志为大家搭建一个探讨临床医学及养生的平台,我认为很好。我回去以后,要把会议内容好好传达下去。

中国营养联盟营养讲师、营养师王海玲作了最后发言,她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及营养结构着手,探讨了一条适合中国人食疗养生的新途径,颇有新意。

会议期间,昆明市中草药研究会特发来贺电向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这次会议的召开,关系着人民群众健康事业的发展。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祖国传统中医文化,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服务,联谊会以团结全国特色专科名医及养生专家加强友谊与合作,共同切磋交流临床治疗经验,为振兴祖国中医做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nH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