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众里寻他千百度,再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有感》,欢迎阅读!
![青玉,辛弃疾,有感,百度](/static/wddqxz/img/rand/big_99.jpg)
众里寻他千百度,再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有感
知秋 2022年2月4日
元宵节将至,又读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又有新的体会。 一首词世代流传,经久不衰,为何有这么大的魔力?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和魅力所在。
中华文化是美和哲理的化身。
中华文化一是美,不仅美在词句赏心悦目,更是美在意境直入人心。寥寥数语,人、事、物、思就能脱纸而出,融于心而汇于神,在每人心中渲染出无尽的情景,喜怒哀乐你都尽在其中。
中华文化二是深,看似司空见惯的一景一情一人一物小事,中国的文字总能写出种种深意来,字里行间总能折射出一种哲理。这是因为中华文化就是尊天法地源于自然的,甚至一个方块字都能让你解读出许许多多事物的道理,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骨子里的天地人伦。所以古诗文里的许多句子已经脱离了原作者叙写的场景,而成为人们脱口而出的论事论理金句。
典型的例子就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其中一段写到: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仅用了三句古诗就深刻的概括了人们做事业做学问几乎无不经历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困惑和超越。尽管每个人的境况不尽相同,但你能说这几句诗写的不是你的心境?不是你的历程?你还能说这是诗人小情小调无聊的吟哦?
风起于青萍之末,但非属于青萍,而是青萍秉天地之气而然,风起成势便是自然之道。
中华文化源于自然,禀赋哲理,蔚然成风,气贯千古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h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