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江南百景图故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桃李春》,欢迎阅读!
![泉下,百景,李春,江南,人间](/static/wddqxz/img/rand/big_25.jpg)
江南百景图|布局&故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桃李春
(人名来自江南百景图,未经允许请勿二改二传)
1
苏州府有桃花坞,应天府有桃花源。
早些年知府在城郊建了桃花源,却不为赏景,不为桃花酒,而是为了安葬州府中已逝之人。
有株桃花树年岁最长,不知怎的也依旧比旁的树长得更快一些,要不了几年,已隐隐与唐伯虎曾移种桃花坞的那棵桃花树一般大,从桥的那头也能隐隐瞥见其风致。
过了桥,有一处不大不小的宅院,原先只葛仪一人居住。 据说搬进应天府之前,葛仪是在某个大户人家做园丁活计的。
没有人知道他最初为何来到这里,又为何独自置下这么偏僻而又不太吉利的宅子,并且一住就是数年。
后来他又迎来了两位吵吵闹闹的邻居,因着这边的宅子便宜,只好先住进来了。 再后来,因着后山有需要的药引,李时珍便也住了进来。 有些冷清的桃花源,也就这么热闹起来了。 2
往桃林深处复行几步,便是知府特地着人沿着山脉开辟的人工湖,湖上有湖心亭,可将坞中景致一览无余。
乘小舟顺流而上,不多时,即能到达桃园墓地。
此处虽是应天府最偏僻之处,却时常有人前来扫墓祭拜,墓前一应瓜果贡品从未短缺。
祭扫之时,人们也会驻足桥边的金鱼池,投币许愿。
每逢清明等时节,葛仪也会受人之托前去代为摆放贡品,尔后前往湖心亭,在那棵全桃花坞最大的桃花树下休憩,饮一壶酒。
据说有位叫张岱的文人写了一篇《湖心亭看雪》,那人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虽不如林中桃花娇艳,那定也是极美的景致了,他想。
他等了无数个十二月,也没能盼来想看的那场大雪。唯余后院那两亩棉花地,是万花丛中仅剩的两抹白,多少透着些可爱。
也不负他披星戴月,日日忙碌。
如此,虽不能得霜雪吹满头,便也知足了。 3
然而无论葛仪如何的安之若素,在墓园外居住,总归是不吉利的。
祭拜过后与他攀谈时,也有人曾问起他为何不忌讳这些,不惧怕这块墓园森森的阴气。他也只是笑笑不说话,依然自顾自地忙碌着。
不多时,他又在自家后院打理出了一块小花园,还搬来了一个休憩桌在路旁供来来往往的行人歇脚。
他把最弱的一株桃花苗移到自己屋外悉心照料,来年等桃花长好了,他便准备种上松树了。
到那时,院子里也许又有新邻居了吧? 4
知府曾说向桃花仙许愿的红签无用,缘分全靠自己找寻。然而应天府的居民们把已故亲友的遗骸葬进这片桃花源,定是心中坚信着仍会与他们共续下一世的缘分吧?
此处春光正好,桃李争艳,却独不见你。
那我便替你看上一看,来世再共同分享。
而葛仪,年复一年,他都会在清明这一天独自坐在湖心亭,饮一壶最上乘的桃花酒,只为在桃花树下等他的那位姑娘。
那位笑靥如花,芳魂永眠桃林深处的,他的小姑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g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