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调查与成因分析》,欢迎阅读!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调查与成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校园欺凌这一现象愈发引人注目。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出现,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既牵涉到受害者的利益,也涉及到加害者的成长问题,同时也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从调查和成因两个方面,对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做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初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计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79份,有效问卷为4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4%。 2.调查结果
(1)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0.6%的学生曾经遭受过校园欺凌行为,其中男生占比略高于女生。遭受欺凌的主要原因主要为个性特点(38.2%)、身材体型(24.8%)和学习成绩(19.6%)等。
调查显示,初中生最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为言语欺凌(36.2%)、身体欺凌(27.1%)和网络欺凌(19.2%)等。
校园欺凌行为多发生在下午放学后(65.4%)和上学期间(24.1%),以学校(60.8%)和社区(24.5%)为主要发生地点。 1.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部分青少年在个性、学习、家庭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加上不健康的文化环境和社会风气,使得一些青少年在面临困境时选择了欺凌他人的方式来转移自己的焦虑和不满。 2.家庭因素
一些学生在家中受到了家庭暴力、难以获得家长的关注和爱护,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扭曲和情感不健康,随后转化为攻击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3.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的教育管理是影响到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学校存在着严重的教育管理问题,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发生欺凌行为时不能及时处理,这也极大地助长了学生形成欺凌他人的言行习惯。
4.个人因素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性格渐趋独立,但内心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同伴产生攀比、嫉妒等情感,进而形成欺凌行为。
综上所述,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不仅涉及到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也关乎到加害者的成长问题。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欺凌进行综合的干预和防范策略,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严格学校的教育管理,多方门户共同拓宽预防和处理欺凌行为的渠道,切实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e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