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群文阅读,拓宽阅读教学新视野》,欢迎阅读!
群文阅读,拓宽阅读教学新视野
作者:安其祥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2020年第12期
群文阅读,即对多篇文章联合阅读、比较阅读,是与单篇阅读相对应的一种新兴的阅读实践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群文阅读愈发凸显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优化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能力,因而广受语文教师青睐。但由于时间紧、篇目多、任务重,群文阅读往往是想得好、实践难,达不到教学预期。那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该如何进行呢?
一、抓住重点、精心准备
课前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精心准备是群文阅读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在实际教学中,课前准备工作千头万绪,而关系群文阅读成败的主要有三点。
1.明确议题。所谓议题,落实到群文阅读中就是引导阅读思维的主线,即学生围绕什么内容进行阅读讨论进而达到什么样的阅读目的。客观地讲,群文阅读的议题可以是分析文章结构或文体特点的形式议题,也可以是分析字词句篇或修辞手段的语言表达议题,还可以是涉及文本典型人物、事件、情感的内容议题。不管是哪一种议题,都要具有比较性、开放性、能议能迁移等特点,以便使学生真诚地交流、真实地对话。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皇帝的新装》是童话、《古诗二首》有神话想象内涵、《女娲造人》是“起源神话”、《寓言四则》也是虚构的人物情节,想象、联想和夸张等写作手法得到了充分运用和展示,为此,教师可设定“以想象炼夸张”的议题,让学生从童话(神话)世界的奇思妙想中学习写作。
2.精选文本。只有合适的文本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阅读预期效果。教师可通过以下三个方法选择文本。(1)同一作者,即将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代表性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如,学习了《济南的冬天》后,就可以和《趵突泉的欣赏》《大明湖之春》等描写济南景物的散文进行群文阅读。(2)同一体裁,即将同一种文体的不同文章聚合起来阅读,以讽刺小说为例,可以选择《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三篇文章,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不同作者对同一体裁的表现方式。(3)同一主题,即文本所表达的主旨相似,有比较性和可议性,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论语〉十二章》《窃读记》等,都是以“学习”为主题的群文阅读素材。
3.设定问题。问题是群文阅读的指针,也是学生深入探究的线索。科学合理地设定问题,才能使群文阅读触摸到文本的内涵,达到阅读的预期目的。因此,教师在设定问题时要遵循三个原则。(1)要有针对性,即针对议题设计相关问题。(2)要有比较性,能从相似中寻找差
异、探究本质,如鲁迅的《雪》、郭沫若的《雷电颂》,看似写的都是平常可见的事物,但又有不一样的象征意义,从而理解何为诗歌中的意象。(3)要有迁移性,要提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思考、迁移地运用所学知识,如读了《故乡》《孔乙己》《智取生辰纲》,就能了解小说中人物、地点、环境三个要素,再遇到此类文章,就能迁移运用了。
二、遵循规律、稳步实施
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要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地实施课堂教学,既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思考交流,又能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确有所获。以人物描写为例对群文阅读课堂实施步骤进行分析。
1.依托问题,初步阅读。《背影》《孔乙己》《王几何》这三篇文章,都着重刻画描写了一个人物,使其鲜活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教师提出主线问题:“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刻画呢?”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初步阅读。学生在15分钟的时间内认真地阅读了这三篇文章,在初步感知、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具体答案。有的学生关注的是人物的外貌,如王老师方头大耳、矮胖结实,孔乙己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有伤痕;有的学生关注的是人物的动作,如父亲买橘子的动作、孔乙己买酒的动作;有的学生关注的是语言,如王老师洪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父亲低低地嘱咐、孔乙己的“之乎者也”,等等。
2.讨论交流,分享归纳。在学生初步收获的基础上,教师让他们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对主线问题进行讨论:“人物描写中的外貌描写有哪些特点?”有的学生用文本语言举例说明:“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让读者通过外貌能够对其有初步了解,像《王几何》中的王老师,他的外貌用八个字概括为‘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用一种调侃式的幽默语言将其体态特征刻画出来。”接着又有学生补充道:“外貌描写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如孔乙己最后一次买酒时,作者先写脸‘黑且瘦’,再是‘穿一件破夹袄’,然后‘盘着双腿’,好似孔乙己就站在那里,让读者跟着作者的描述把孔乙己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当学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认识归纳总结,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树”,如将人物描写具体划分为外貌、表情、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而细致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3.读写结合,迁移训练。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享讨论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后,教师可以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深化学生的课堂所学、巩固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使其在迁移训练中夯实基础。如,在《背影》《孔乙己》《王几何》的对比阅读分析后,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和作用已经形成了初步认识,教师就可设计“课堂随笔”活动,请学生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描述班级内自己的一位朋友,但不要说出他的名字,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他是谁。如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与训练,自然而然地提升其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 三、立足学情、关注要点
鉴于群文阅读是新兴的阅读方式,虽多有研究,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有效经验,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本班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具体关注以下事项。
1.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阅读主体,只有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群文阅读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中。首先,在初步阅读环节,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问题、自己安静地阅读;其次,在讨论交流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敞开心扉接纳,即在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听取他的观点,不要随意打断其发言,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勇于接纳;最后,在读写训练阶段,要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写自己”,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
2.确保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只要学生对群文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就会主动吸收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为此,一方面教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有探究欲望的文本和议题,让学生愿意去读、去探究,并能随着主线问题去思考,进而得出自己的阅读体悟;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留足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读、充分地读,真正与作者、文本进行情感沟通和对话,以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分享讨论。 3.确保阅读的实践性。在开展群文阅读前,教师一方面要科学设置课程,将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地重新安排,合理地调配教学时间,以免出现重复、拖沓或疏漏情况;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传授相关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精读、略读、跳读等不同方法,以便在群文阅读中有选择地使用,如此才能使群文阅读真正发挥功效。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实际学情出发,尽力做好议题、文本、问题设定等准备工作,踏实灵活地进行课堂实施步骤,趋利避害、去芜存精,以群文阅读为阶梯走向语文教学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縣兴国镇郑川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T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