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2023-03-09 04:4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土地的誓言》导学案》,欢迎阅读!
誓言,土地
年级下《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设计人:杨海萍 设计时间 20131 授课时间:20134 负责人:刘宝锋 级: 名: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重点

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现代作家。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长江》。 写作背景

19419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二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眷念乡土热血的沸腾,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课前准备:

A1.给加粗字注音。

炽痛( 嗥叫( 斑斓( 亘古( 默契( 田垄( 污秽( 镐头( A2文学常识填空。

《土地的誓言》选自《________》卷一,作者 ________________ 作家。 B3.学一学,用一用。

请你以“家乡”为写作内容,写一组排比句,赞美吟诵家乡的美丽富饶。

A4说说阅读感受(困惑)

学习过程:

一、歌曲播放,激情引读

1、歌曲播放: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悲壮情感。 2图片激情引读: “九·一八”事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富饶的关东平原,


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他们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故乡,才能与家人欢聚一堂。事隔十年,作为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面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壮怀激越的誓言。 二、有情朗诵,整体感知

1 有情朗诵:1)听配乐朗读课文。

要求:a注意把握朗读者语气、语调、重音;

b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 c感受文中的情感。

2)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 要求:

a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 b读后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

A2、整体感知: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A1)、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土地的誓言”?

A(2)、章只有两个自然段,请归纳段意。

B(3)、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2、品读赏析: 文中那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理解和体会。(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味)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联系上下文,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教师给出示例: B1、怎样理解“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一词?

C2)、“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中为何使用第二人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你的想法:



四、回味赛读,互动释疑

回味赛读:回味文章情感、语言特色等,进行朗读比赛。再度感受课文洋溢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Qs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