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形成原因》,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形成原因
作者:郭洁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8期
摘 要:当代审美实践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大众审美文化的崛起并呈现出空前的活跃。本文就大众审美文化的形成原因,从外在和内在两个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是必然的。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外在条件;内在依据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90-01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是指一个地区、一个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大众审美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通俗文学、流行艺术等为主要艺术形式,另辅有大众文化消费方式,是在当代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审美经验的文化。它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
一、外在条件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转向确定以后,中国社会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众文化也随之异军突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众审美文化借助市场经济,全面地加入到感性消费浪潮中,具有鲜明的商业化性质。大众审美文化以市场原则为主导,以能消费出去为目标。社会生产的商品化,为大众审美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消费需求。美国着名学者詹姆逊曾明确指出:“大众文化产品和消费本身——与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同步——像晚期资本主义的其他生产领域一样具有深刻的经济意义,而且完全与当今普遍的商品体系连成一体。”大众审美文化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它以市场原则为主导,是一种商品,因而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市场对大众审美文化的检验,表现为消费者愈多,大众化愈强。 (二)现代科技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众审美文化是当代科技作用于文化的产物。大众传媒手段的发展,实现着技术对文化载体的改造,在大众文化的兴起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这个科技发达、信息泛滥的时代,它借助于现代科技的神奇力量,技术含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电视,影院,广播,报纸等构成了大众审美文化的存在。这些都使得大众审美文化具有生活性、消费性和普遍性。由于现代科技的运用,艺术生产的科技含量也随之急剧增长。特别是现代社会电脑技术的运用,加速推动了大众审美文化的生产消费过程的社会化。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高科技的发展,人类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文明成果的日新月异,使得专属于人类的文化不断泛化。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化扩展,特别是在入世以后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中西文化不断交融。中西文化在不同层面上是相反的,并且优势互补。在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思潮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媒介蜂拥而至,为绵延上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二、内部依据
大众审美文化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和大众参与性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迅速被人们普遍接受。 (一)通俗性
大众审美文化讲究通俗性、普及性。大众审美文化最显着的特点之一就是通俗化,即追求易被社会大众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将艺术审美与大众生活互相融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写新人新世界,反映社会大众自身的生活。大众审美文化内容贴近大众日常生活,形式浅白易懂、生动有趣,具有可读性、可看性、可听性,因而能够迅速成为普通人的精神快餐。它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迎合大众口味。所以,大众审美文化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它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比如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以其通俗性把“学术”带到寻常百姓家,对观众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二)娱乐性
大众媒介上提供的通俗文化、影视艺术和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使得娱乐化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大众文化是生活型的,娱乐是它的主要特征。大众审美文化因为自身具有的娱乐性、休闲性和刺激性等特征,因而可以缓解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消遣娱乐需求,在精神上弥补人的感性消费的不足,具有强烈的感官娱乐性。大众审美文化面向世俗生活,市民文化是它的本质。因此,让大众活的愉悦感,满足大众的需要,是大众文化的一大重要追求。大众审美文化多以日常生活行为和感觉、感触为主要内容,通过变幻各种形式来引导人们注重消遣娱乐,所以它尤其追求诉诸感官的娱乐效果,并且通过这种感性刺激使人活得更轻松和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意。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的选秀、综艺、问答等娱乐栏目充斥电视荧屏,将人们抛入铺天盖地的狂欢之中。 (三)大众参与性大
众审美文化借助商业行为和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大量复制,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面向社会,是一种大众文化,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它通过使用各种媒介使得这种文化能过更快、更好的在大众中传递。娱乐电影、家庭肥皂剧、现代广告、畅销读物、KTV、流行歌曲等,这些大众文化形式对于人们来说早已非常熟悉。大众审美文化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报刊、电影、广播、电视、唱片、磁带、录音机、录像机……这些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渗透并改变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总之,大众审美文化的形成是必然的。在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文化必定会更加蓬勃兴旺。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何蕾.电视与大众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 [2]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2001. [3]张法.大众审美文化的界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3. [4]王楠.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及特征[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P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