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古诗词之望岳

2022-11-09 10:0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每天一首古诗词之望岳》,欢迎阅读!
望岳,古诗词,一首,每天
每天一首古诗词



【唐】杜甫

岱宗//如何?齐鲁//未了。造化//神秀,阴阳//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词义、句意】

岳:高峻的大山,这里指东岳泰山,为五岳之一;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齐鲁青未了(liǎo):意思是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齐,指泰山以北地区,春秋时属齐。鲁,指泰山以南地区,春秋时属鲁。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造化钟神秀:意思是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秀美而有灵气

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泰山极高,南面受日光,故明亮;北面阳光照不到,故昏暗。割:划分。

荡胸:心胸动荡。曾:通“层”。决眦(: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眦:眼角。

会当:终当、终要。“一览众山小”这句本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众山匍匐的渺小。 【基本内容】

诗的第一句以设问句起句:泰山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写出了诗人对泰山的仰慕之久。接着描述了泰山的范围,从齐国一直延伸到鲁国,犹“青未了”郁郁葱葱,绵远不断,写出了其面积之大、范围之广,此为远望。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此为近望。“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联,表现了诗人被泰山秀美的景色所感染:峰峦层云迭起,激荡诗人的的胸怀,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也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此联通过作者的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秀丽及其感人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的无尽仰慕赞叹之情。诗的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由望岳而产生了登岳的意愿,这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 【作品主旨】

这首诗题目为“望岳”,诗中虽然没有一个“望”字,但全篇却紧紧抓住“望”字,距离由远而近,时间从朝到暮,层次清晰的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诗人以饱满的热情,表达了对泰山的仰慕赞美之情以及自己企盼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 1、语言凝练而形象。

“造化钟神秀”一句意思是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一个“钟”(汇聚、聚集)字,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阴阳割昏晓” 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割”这一动词,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山南山北一明一暗,判若昏晓,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极言泰山之高大巍峨。

2、这首诗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凝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3、诗的首联使用了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4、化用名言,富有生活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了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它告诉我们: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历届中考试题再现】

(湛江市·2011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61)高大巍峨(2)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成都市(05四川省)

⒈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

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 答案:

⒈(2)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雄伟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

⒉(2)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相近计2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十堰市(08湖北省)

23.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题中的“ ”字,二是诗句中的“ ”一词。 24.请你从语言或内容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进行品析。 答案:23.望,会当(2分,一词l)

24.①诗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内容)

②“钟”字,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钟”或“割”答一字即可,如果从对偶的角度回答也可。)(语言)(2分,合乎题意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Oz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