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方案

2022-08-18 10:52: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方案》,欢迎阅读!
活动设计,幼儿园,探索,实践,方案
幼儿游戏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方案

一、问题与背景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幼儿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感到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于是,出现了介于纯理论与纯实践之间的中介研究领域——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游戏活动设计是对游戏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步骤的预期,即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的方案.每一类游戏活动设计都体现了某种教育理论,都贯穿着某种教育观点和课程设计思想。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加之理论研究跟不上,目前幼儿游戏活动设计中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内容轻目标,往往是先有内容后有目标,或者是只有内容没有目标,目标的指导定向功能发挥不够。2游戏活动结构不合理。反映在教育实践中,表现游戏的展开线索不清晰,游戏的组织比较混乱,由此导致教师在平时的游戏设计实践无法在概括化的水平上发生迁移.3.教育目标片面,偏重认知、技能等学术性目标的游戏而对于情意培养的游戏目标关注不够,或虽设置了目标,但在教育内容的组织和游戏环节的安排上对目标关注不够.4.教学方法单一,不注重幼儿自我探究和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等等。5。对幼儿主体地位的体现不够,在游戏设计过程中,从游戏主体的确定、内容的组织,乃至角色安排、人物的对话,教师常常包办,很多游戏活动设计中教师的提问后都附着标准答案。所以,在教学现场经常看到的学生成为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现象的出现,就不足为怪.6.教师在游戏设计中较普遍存在着对游戏活动设计参考资料生搬硬套,设计缺乏创造和个性。

有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通过对幼儿游戏活动设计理论的疏理、实践的探索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幼儿游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发展、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的质量,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

探讨幼儿游戏活动设计理论,初步构建适合一般幼儿游戏活动的设计规范。同时,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以发挥本研究的师资培训功能。

三、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辅以观察、文献等其他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研究者和实践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它是由与某一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目的在于在实游戏中找出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特点,我们采用以下的研究思路(见下图)

在以下的研究流程图中,1”是目标的确定;2"是内容的选择;3”是游戏组织形式、方式、方法的运;4”是评价反馈。而以上的流程是具体通过设计和实施两个实践性环节展开,并在每个循环流程中,又由多个由“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阶段构成的小循环支撑。在第二层的小循环中可以发现,教师既是游戏设计者、实践者,更是设计和实践的完善者,整个研究充满了“求真”“求善”的双重“性格”

注:1、目标体系的制定

2、内容体系的选择

3课程模式的选择

4、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收集、学习吸收现有的研究成果,设计研究方案,培训师资.19999月至20002. 第二阶段:在游戏设计游戏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完善游戏教育设计规范20002月至20007月。

第三阶段:从游戏设计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幼儿学科游戏教学设计进行总结与提炼。20007月至200010月。

五、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一)关于游戏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游戏活动设计的原则是设计游戏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既体现了某种理论观点,又反映了游戏活动的客观规律。针对幼儿游戏设计而言,主要应遵循发展性、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等基本原则. ⒈发展性原则

坚持发展性原则应注意以下两点:

⑴把促进幼儿发展作为游戏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在分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年代,幼儿教育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授受上,而忽略了幼儿的发展.即使出现了综合教育课程,也仍然存在这种倾向。因此,我们在设游戏活动的时候,应该牢牢地把握“发展”这个中心。

⑵促进幼儿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应包括身体的发展、道德及社会能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等。 2.生活化原则

坚持生活化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游戏活动设计的生活化.提倡游戏活动的生活化,并不是把教育和生活混同起来,而是要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即将切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加以选择,帮助幼儿更好地组织生活经验,获得较好的发展。 ⑵注重生活教育.幼儿游戏活动设计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游戏设计,应包括一日游戏的各个环节,教育于一日游戏之中,及时抓住机会对幼儿实施教育。通过帮助幼儿组织已获得的零散的生活经验,使经验系统化、完整化。 3.游戏化原则

坚持游戏化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要提供游戏的机会,使幼儿能在动作表征、形象表征、概念表征等三种层次水平上得到操作练习,要创造条件,使幼儿在每个游戏活动过程中都能够积极游戏起来。

⑵要正确地把握游戏的实质。引导幼儿积极进行游戏,并不是单纯的表面热闹和活泼,而是要使幼儿在有计划、有组织的游戏中接受教育影响,更好地得到发展。

⑶在游戏设计中,必须充分重视游戏的价值。游戏活动化是游戏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不是通过思维间接地进行,而是借助于对物的具体操作。游戏活动化的实质是:使教学过程变为愉快、有趣、轻松和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性的游戏教育过程. 4。综合化原则

游戏目标的综合化。目标的确定不能以具体知识点、事件、技能为表述对象,而应以综合的观念或观念性问题为目标。以形成学生全局性观念、认识态度、情感态度、个性倾向等,即游戏教育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人,使人形成一些“精神”

游戏活动内容的综合化。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把各个教育领域的内容按某一合理的方式整合在一起;二是将每一教育领域的内容有机地加以整合。例如语言教育领域,不仅可以在语言教育领域内部对知识学习和和能力培养进行整合,而且还可以将社会知识、认知知识、语言知识的学习整合在一起。

游戏形式的综合化。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将上课、游戏、休息、日常生活的安排加以整合;二是指将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个别游戏加以整合。

游戏活动过程的整合化.过程的整合既指在单元与单元之间,游戏游戏之间应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整合性,也指每一具体游戏内容将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结合在统一的过程中。




(二)关于幼儿游戏目标的设置

幼儿游戏目标是幼儿游戏的组织者期望通过游戏得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幼儿园的教育,实际上是由一个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组成的。而每个具体游戏的成功与否,又与它的游戏目标密切相关。因此,游戏目标的设置便成为幼儿游戏设计的首要环节。

1游戏目标要具体,便于操作.

2游戏目标包含的内容要全面。

3游戏目标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

4游戏目标的确立要在过程前完成.

5游戏目标的表述前后要一致。

(四)关于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方法的选择

幼儿教育的内容应是广泛的、启蒙的,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既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要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开拓幼儿经验。既体现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又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妥当性以及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游戏活动内容通常可分为复习内容和新授内容两种。尽管由于幼儿学习能力较低,知识技能需要反复强化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游戏内容的选择仍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高度,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有所得、有所发展,游戏内容的巩固性与发展性要协调统一。

游戏的方式方法要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要有吸引力,游戏的方法是完成教学内容的手,应为教学内容服务,应有教育.游戏方法的趣味性对其实效性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游戏方法的趣味性应与实效性彼此协调统一。

设计游戏活动过程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般来说,我们应该掌握以下几种方法:认真寻找每一个游戏活动展开的起点和终点;选择从起点到达终点所要运用的教育方式;分析并明确每一个游戏活动的重点,以及准备采用的教育措施;设计出清晰的游戏过程步骤,以及与这些步骤相关的内容;准备好需要重点提出问题,主要包括为了引起幼儿学习动机的问题和为了检查幼儿学习效果的问题等。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游戏.游戏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可以满足幼儿生理发展、认识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注重儿童的游戏与交流,注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与个体性,尊重与保障儿童的权利,是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游戏是现代学前教育论得出的必然结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G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