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

2023-05-07 05:3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我分析》,欢迎阅读!
自我,分析
人格心理学对自己的分析

【摘要】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和人格的发展规律,并对多方领域有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德勒个体心理学关于社会兴趣的观点,行为学习论中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罗特的控制点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四方面分析了自己的人格特征及日常行为,处事的方式。这对自己日后更好地工作学习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字】 人格理论 人格特征分析

所谓的人格就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整合。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而是以先天为基础,在后天环境的作用下发展而来的。故人格理论就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

一.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关于社会兴趣的观点

社会兴趣是阿德勒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他强调指出,社会兴趣是全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需要,是个人对自卑感的一种最根本的补偿。阿德勒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充分发展的社会兴趣,主要取决于母亲,母子相互作用的性质决定儿童社会兴趣发展的情况。儿童最初主要与母亲接触。母子关系是其他社会关系的雏形。如果母亲经常把儿童束缚在家中,儿童就会形成低级的社会兴趣。如果母亲在家庭中保持合作的气氛,儿童容易形成社会兴趣。缺乏社会兴趣的儿童,会产生优越情绪和自卑情绪。

分析:我对这一点深有感受。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还是女生,从出生起就成了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这一点跟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出生顺序的观点也是相匹配的。家长对我十分溺爱,一直把我当“婴儿”,在家里什么都不让我干,只让学习做作业。又因为是女孩子,家长很少让我单独出去玩,一怕经常跟别的小孩玩学坏,另一方面怕不安全,后来上学也是车接车送,所以我从小养成了宅在家的习惯和胆小内向自卑的性格。即使后来长大了家长嫌我一直在家呆着让我出去转悠,我也没有多大兴趣。

由于家长都是比较保守的人对艺术没有多少概念,因此,我从小的教育中这艺术专长就没有在培养之列,直接导致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样样不行。每当要求表演节目时我总是退缩不前,很是自卑。没有拿的出手的才艺。现在看来,这挺是悲哀的。

二.行为学习论中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而班杜拉认为,即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

分析:虽然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后来环境的改变,加上自身的努力,缺陷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我知道自己人际不擅长,就主动与别人交流,看些人际交往原则技巧的书,多观察别人,从而凝练成自己人际交往的魅力,改善先前的不良人际关系。例如缺少兴趣爱好,我会积极向别人请求指点球类运动或是上网学习一些艺术课程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观察学习模仿他人然后得以掌握该项技能。




三.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会影响我们处事的方式和成功与否,那就是我们对待失败和挫折的态度,这就引出罗特的控制点理论罗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为内控者。对另外一些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分析:而我处在内控与外控之间,偏向内控,做事积极主动独立。我认为依靠自己的努力会成功,不依赖外界的机会。我更倾向于把学习上的成功认知为自己的能力和勤奋,而把学习上的失败归结为自己的努力不够,因而在事后分析原因时,把失败作为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标志。 环境对自己人格的影响: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这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求,级别最低,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而情感和归属需求属于中间层次的需求,这一层次包括对友情,爱情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针对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具体包括认知、审美、创造、发挥潜能的需要等

分析:人越大越会关注自己的各方面,会更在乎自己对于朋友来说地位如何,会想得到更多人的关怀,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价值。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在乎自己的情感与归属方面,想得到父母与朋友更多的理解与爱。尊重的需求对于现在的自己正是所需的。会爱面子,会想取得更大成功,想要得到别的尊重,自己的能力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进行时,处于青年期的我要为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付出更多的努力。

总结

通过学习人格心理学中的各种人格理论作者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并结合一些实例来对自己进行分析,因此对自己的人格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全面的了解自己是很重要也是很必要的,不断的完善自我才是完美的人生,非常感谢老师在这学期给予我们人格心理学的知识以及给我审视自己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第二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Ew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