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医院文化墙》,欢迎阅读!
![医院文化](/static/wddqxz/img/rand/big_48.jpg)
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
长江滚滚,淮水如带。位于巢湖之滨的绿城合肥,在主城区东南,因历史名人包公而闻名的包河区,一座历经风雨20载,年轻又现代化医院静静地座落于此,他就是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
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创建于2004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中医综合医院。
医院占地120亩,医疗用房15000平方米。拥有床位150张,现设立有骨科、风湿科、耳鼻咽喉科、妇科、中医科、康复科、内科、外科、口腔科及危重症医学科等特色专科,学科设置与其功能、任务及规模相适应,诊断和治疗已达到先进水平。医院拥有: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数字化透视摄影X射线机、氦氖激光治疗仪、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血凝仪、动态心电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胃肠镜、宫腹腔镜、UBE脊柱内镜、椎间孔镜、微创可视针刀镜、鼻内窥镜、喉镜、腹腔镜、阴道镜、omom内窥直视吸引系统、麻醉机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我院配有中药房,常备中药饮片近660种,中药制剂164种,拥有丸、散、膏、颗粒、胶囊、洗剂、酊剂、油剂等近20种剂型。病房煎药室始终保留一人一方,直火砂锅煎药的传统煎药模式。
医院坚持以“中医走精典,西医走前沿”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合肥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服务理念:“服务至上,品质至心” 医德观:“苍生大医,唯精唯诚” 倡导理念“超值医疗,人人共享”
时光长廊
有一种追求,总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涉湃;有一种精神,总让我们创业不怠、创新不息;有一种力量,总让我们攻坚克难、负重前行,在安徽这片徽风皖韵的沃土上,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的发展轨迹无疑是安徽卫生事业精彩篇章中独具特色的一章。
打开我院的“履历表”:“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瑶海院区”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新站区”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包河院区” ,勾勒出我院18余年的成长历程,影映出我院在医疗卫生事业正在阔步发展。从铜陵北路二层大楼到包河区北京路庞大、雄壮的高层建筑;从建院初期仅有15名员工到几百余人多人的医护团队;从几台医疗设备到拥有数亿元的先进医疗机器,既有风平浪静的小步前行,更有改制后波澜壮阔的跨越发展,历经二十载艰辛探索的风雨兼程,绘就出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倍感自豪的壮美画卷。
开创基业 2004年——2009年
2004年8月,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瑶海院区正式开业。 2005年3月,原国家卫生部胡熙明副部长莅临我院视察指导。
2006年12月,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吴健副厅长在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2007年11月,卫生厅党组成员纪检组吴敦武书记来我院视察。 2008年5月,我院组织汶川地震募捐活动,为灾民献爱心。 2009年12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刘自林局长来院视察。
深谋远略 2010年——2013年
2010年6月,国际中医风湿骨病研究会主席陈卓明教授来院交流。 2010年8月,北京路院区土地批复,安徽省卫生厅同意我院迁址新建。 2010年9月,毫州市政协副主席齐建华来我院视察。 2011年11月,省卫计委副主任董明培来我院视察工作。
2011年12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季昆森来我院视察。 2012年,合肥市新型农村医保定点机构。
2013年1月,合肥市第一军队干休所送锦旗表示感谢。
科技兴院 2014年——2018年
2014年4月受邀参加中国基层疼痛诊疗康复高峰论坛。 2014年10月18日我院新站院区盛大开业。 2015年6月,北京路院区一期门诊楼封顶。
2015年6月,省卫计委副主任董明培视察北京路院区。 2015年8月,我院正式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
2016年,我院被评为民营医院卫生监督量化分级A级单位。 2018年,我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签订战略合作。
大医传承 2020年——2021年
2019年4月,第二届中国基层疼痛诊疗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
2020年2月,我院成为合肥市首家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2020年2月11日 安徽省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和我院工作人员交谈并询问隔离区情况。
2020年2月13日 合肥市副市长王民生亲临我院慰问一线工作人员
2020年 我院获得新站高新区2020年抗疫先锋奖;刘萍院长获得“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D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