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社会学观点分析汉服中的规范

2023-05-10 22:3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运用社会学观点分析汉服中的规范》,欢迎阅读!
社会学,运用,观点,规范,分析
运用社会学观点分析汉服中的规范

“汉服”一语,是21世纪以来由传统文化爱好者提出的社会概念。作为广义的社会学范畴,汉服是对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泛指以汉民族传统服饰为主体,社会演进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服饰特点后逐渐形成的华夏服饰体系。

这种“概念”中的汉服,通常呈现交领、大襟、褒衣博带、系带隐扣等特点,而根据穿着场景又被分为礼服、吉服、常服、便服等。历史上,从先秦时期至明朝,不同时代对着装有不同的需求和规定,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形制——即服装的款式。直到明末清初,官方要求“剃发易服”即汉族、蒙古族及其他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改着满族服饰,汉服的传承也在此中断。

汉服的主要规范

一是交领右衽。交领是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而衽即衣襟,右衽就是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

二是无扣结缨。汉服基本不用扣子,两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结缨”,一内一外就可以固定衣襟。

三是褒衣大袍。大街上仙女姐姐们飘逸的长袍便是其最大的特点,“袖宽且长”但这不是唯一的特点,汉服的小袖、短袖也很为常见。汉服袖子一般都比手臂长,最常见的深衣规定要回挽至肘,袖径最宽的达四尺,垂下手几乎及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D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