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杨绛传》读书札记》,欢迎阅读!

《杨绛传》读书札记
书名:《杨绛传》 作者: 罗银胜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4-10 页数:436
正文:
1.为何称杨绛为最贤的妻?
不计门当户对,杨绛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
留学英国期间,钱钟书可谓“拙手笨脚”,常苦着脸对杨绛说“我做坏事了”,杨绛总是来一句:“不要紧,我会”。
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不感觉委屈,只认为是角色变化。
钱钟书写《围城》,非常高兴与支持,为节省开销,辞掉女佣,心甘情愿做“灶下婢”。杨绛深谙钱钟书的价值 ,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
在钱钟书住院治疗期间,杨绛五十多天不离左右前后,在丈夫的病房内安放一床日夜服侍,不由别人替换。她说:“钟书在哪儿,哪儿是我家。”
两人志同道合,因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而让婚姻能够持续走下去的,就一个字“爱”,爱丈夫甚过爱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杨绛认为,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理解得深才能互相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2.为何称杨绛为最才的女?
杨绛文学创作成果,包括散文、翻译、小说,文学评论,还有翻译。《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堪称经典,更有翻译上的贡献。WG困难年代,47岁,自学西班牙语翻译《堂吉诃德》,曾作为邓小平送给西班牙国王的国礼。
钱钟书《围城》在电视连续剧每集片头出现的旁白:“围在城里的围在城里
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读了这本书,才知出自杨绛。这句话对《围城》言简意赅的概括,既体现出杨绛的智慧,又体现出杨绛对钱钟书作品的深刻理解。
事实上,杨绛成名比钱钟书早,几个剧本被搬上舞台,钱钟书在文艺圈中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但她把钱钟书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价值,宁愿牺牲自我成就钱钟书。所以上天让杨绛活到105岁,想必是想让其充分发挥价值,才舍得让其离开。
3.遭遇那么多苦,杨绛为何能活到105岁?
杨绛出生于1911年,1997年女儿钱瑗过世,1998年钱钟书去世。两位至亲离世时,杨绛已年近九旬。但想,换作我们一般常人,或许就会悲伤过度,不多久也就跟随而去。但杨绛一直活到105岁,太让人佩服惊奇了。
从书中看到,杨绛具备很独特的个性特质:生命力坚韧,好奇、探询、思考,通达、坚韧。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清明淡泊,独立特行。无党派,无信仰,不受条条框框限制保持思想的自由。
杨绛作为名门闺秀,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温柔和婉,聪颖贤惠。 杨绛作为文学大家,无论居于何地位,留给人的都是恬静、低调、不闻世事、埋头做学问的印象,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
杨绛与钱钟书两人,终身选择低调的生活方式 ,一心研究学问,是两人的生存之道。低调、从容、自我的生活,得以安然度过WG。可以说,低调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
“含忍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
杨绛在钱钟书最后四年生病的艰难日子里表现出坚强与从容。在钱钟书逝世后,生来坚强的杨绛,靠着哲学的救助,将钱钟书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补上。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C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