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幼儿教师的培养策略

2022-08-20 07:32: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入职幼儿教师的培养策略》,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培养,策略
新入职幼儿教师的培养策略

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新入职教师把《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 让新入职教师更清晰地进入职业角色,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具体属性。通过观摩、操作、主题讲座、分组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活动,使新入职教师了解幼儿的办园理念、办园特色、办园目标、办园宗旨及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并尽快熟悉班级保教工作的细则要求;清楚幼儿园具体的备课要求;知道视频展台、电脑、打印机、卡座的正确使用方法;清楚本园教研会议和学习间;了解如何开展家长工作、如何与班级教师进行配合;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的基本常识及简单的急救处理方法,等等。 二、以师带徒,以思促教,提高新入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幼儿园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以一对一的“传帮带”方式带领新入职教师快速地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让新入职教师在与老教师的合作过程中熟悉幼儿园的工作流程,了解幼儿日生活常规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学习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多种教学法,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从而顺利渡过职初阶段。 通过“传帮带”使新入职教师主动发现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进行自我诊断和自反思,有效地促进专业成长。通过写教学反思、观察记录、工作日记,记录和梳理每天的工作内容,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分析幼儿差异性行为背后的原因及需求,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并探索积极有效的实施策略,从而更细致地了解幼儿,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提升新入职教师教学教研技能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是反思研究与自主建构的结合”,通过研磨课这种推敲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行为的园本教研活动,使执教者对亲身经历教学过程审视分析的“亲历性反思”,观摩者通过对同伴教学行为的观察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观察性反思”,以及所有参与者可能进行的“反思反思”,从而具体、


直观地结合自身教育行为存在的优点与缺点取长补短,使新入职教师对《纲要》的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幼儿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和经验分享,学习到更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技巧 开展“一课多磨”活动,如:“同课同备”(同一个内容,几位教师共同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分别组织活动)、“同课异备”(同一个活动内容,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活动过程),让新入职教师在自己上课和观摩其他老师的活动中,学习到有经验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实施技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教研能力,快速成长。 四、“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激发新入职教师的创新能力 注重观摩学习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和优秀幼儿教师来园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让新入职教师在专家的引领和同行的讲解中,了解到幼儿园活动开展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和具体实施办法。在专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活动中丰富幼教知识,学习活动设计和组织方法。还可分批派送新入职教师参加如“国培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园外培训,通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对其他幼儿园的园所环境的参观,以及对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观摩,拓展新入职教师教育教学新思路,激发其创新能力。 五、搭建平台,规范运作,建立训练与考核的长效机制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新入职教师基本功培训。应合理安排学习和训练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并督促新入职教师进行各项基本功达标训练;或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练计划把基本功训练和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同步进行;或组织教师进行技能比武、参加不同层次的优质课竞赛,为教师搭建展示、竞争的平台,充分调动教师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提高训练质量。或将基本功训练及达标情况作为评优选先、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不断强化新


入职弹、唱、跳、画、讲方面的专业能力,建立训练与考核的长效机制。 编辑:王金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A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