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辐射防护进展综述

2023-06-27 10: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核医学辐射防护进展综述》,欢迎阅读!
辐射防护,核医学,综述,进展
医学辐射防护进展综述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临床核医学医学界领域的逐渐发展与应用,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帮助患者实现机体健康发展。但相关研究表示,核医学发展与应用的同时仍然存在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废物处理以及污染等。因此,为更好的降低核医学辐射产生的危害,临床应将核医学辐射防护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是对核医学辐射防护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医学;辐射防护;研究进展

医学辐射防护主要是指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的照射,保持实践中放射源的安全等,进而实施防止事故、缓解事故后果的各种措施。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人均受到的医学辐射年有效剂量逐渐由0.3mSv增加至0.6mSv。核医学发展了放射性核素治疗、多模态显像技术,其中美国核医学辐射占医学辐射的26.00%左右。研究表示重视对患者进行辐射保护、提升辐射防护技术以及优化检查程序等对减少医学辐射暴露具有重要意义。

1医学辐射 1.1 职业照射

除了国家法规、标准所排除的照射以及按规定予以豁免的实践或源产生的照射以外,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到的所有照射均为职业照射。临床研究果显示,核医学职业照射剂量仅次于介入放射。相关标准规定,任何工作人员连续5a年均有效剂量需控制在20mSv以下,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任何la的有效剂量分别在150mSv50mSv以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和分析受到最高程度的职业照射。

1.2 医疗照射

[2]

[1]


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被检者或病人受到电离辐射的内、外照射即为医疗照。近年来,随着核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医疗照射的剂量水平逐渐提升。核医学年检查人数、进行核医学检查例次(每1000居民)以及人均年有效剂量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增长。

1.3 公众照射

公众成员所受的辐射源的照射(获准的源、实践所产生的照射以及在干预情况下受到的照射)即为公共照射。主要表现为连续五年内的平均有效剂量在20mSv以下,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在50mSv以下。依据相关规定,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相关公众重点人群实际接受的年有效剂量以及皮肤的年当量剂量分别15mSv1mSv50mSv以下。

2医学辐射防护 2.1 I的辐射防护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I在核医学实验中广泛应用,其对放射科医疗人员造成较多的辐射。临床需要对I离子辐射的规律、受辐射程度大小等进行研究并实施针对性防止辐射措施,降低其对环境与人类的影响。具体防护措施如下:

131

[5]

131131

131

[4]

[3]

I治疗患者离开核医学科尽量选择私人交通工具、与成年家庭成员的保持最佳

距离,约0.3m、居家推荐分床睡眠、与小于16岁、婴儿以及孕妇等的家庭成员至少保持6英尺的距离。除此之外,建议患者治疗后多饮水、多排尿。

2.2 医学辐射防护设计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核医学科需尽量选址在人流较少的位置,随后根据实际功能区域相关工作流程进行科学布置,气流方向需坚持以下原则,即从低活性区流向高活性区流。除此之外,核医学需要将放射药物通道、医护、患者以及使用放射性药物候检区等分开设置,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辐射防护剂量设置限值目标。

2.3 妊娠的辐射防护


妊娠是I治疗的禁忌症之一,目前核医学辐射防护指南相关要求表示,在对患者实施放射性药物前(24h内)需进行妊娠试验,进而保护胎儿免受照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10-12周胎儿甲状腺最敏感,相关研究表示,在妊娠第10后实施I治疗婴儿出现甲低、呆小症的几率较高,不利于婴儿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使用多模态CT、长半衰期放射性核素以及正电子显像者,需要在进行妊娠试验后给予放射性药物。

3总结

综上所述,开放性放射性核素的核医学辐射防护是目前临床应及时解决的难点及重点问题。为此,核医学从业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辐射防护相关专业指南以及法律、法规实施适当的辐射防护技术,在保证核医学职业照射剂量在国家规定限值内的基础上,需规范相关检测方法,并不断加强核医学辐射防护技术的研究进而实现核医学辐射防护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忠艳.探讨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监测与辐射防护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2):139,147.

[2]康飞,杨卫东,汪静.医学辐射防护理论教学中应遵循的伦理学原则探索[J].中国医学理学,2020,33(10):1287-1290.

[3]方建芸,杨彩娟,韦红娇, .广西核医学工作人员和患者辐射防护状况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职业与健康,2020,36(17):2425-2428.

[4]严春雷,高彬,李冬娟, .医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问题及对策解析[J].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78):139.

[5]张庆召,梁婧,朱卫国, .核医学科诊疗患者行为学及辐射防护认知调查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20,29(4):345-347.

131

13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2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