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原始狩猎图(骨笛与乐队)

2023-02-08 14:40:0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原始狩猎图(骨笛与乐队)》,欢迎阅读!
花城,开课,狩猎,教案,原始
第二单元第一节 多彩的华夏之音

(民乐篇)第一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几种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名称,掌握民族乐器的分类。

2、通过对乐曲《原始狩猎图》的聆听,能够总结出主奏乐器骨笛的音色,培养音乐的辨别能力。

3、学唱“梅花”的音乐主题,能够记住音乐的主旋律。

4、通过对骨笛、编钟这些古老的乐器的了解使学生产生关注民族器乐的发展,并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掌握民族乐器分类,哼唱乐曲主题,了解民族乐器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才能做到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拓宽了音乐视野,还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继续了解的愿望。 学习方法:

以聆听为主,采用引导、分析、提问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当中获得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 学习过程:

一、民族乐器分类:(按演奏方法)

1 2 3 4 二、《原始狩猎图》 1、相关知识

骨笛: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一匹骨笛,共 21支,距今约8000年,它们全部是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7个孔 。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乐器。这事实也证明了古老的中国音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2音乐分析

现代作曲家钱兆熹创作的《原始狩猎图》再现了骨笛这一乐器在远古时期吹奏时的情景:在悠远的旷野上、山谷里,山民们为捕捉猎物静候以待,终于捕获到时之狂吹“乐舞”,人声吆喝与器乐混响,成功表现了这一想象的图景。 3音乐欣赏 骨笛的音色: 三、《梅花三弄》 1. 相关知识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由大小不同的扁圆型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每个钟体上都饰有简单的兽面或花纹,


内腔是空的。编钟早在石器时代就已产生,最初为陶制,商代以后多为铜制。发音类似钟声,清脆悦耳,延音持久。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

【曾侯乙墓编钟】1978年,在湖北隋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编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空前发现。因墓的主人为曾侯乙,故以此命名。这组编钟共65枚,分三层悬挂在钟架上,上层为钮钟共19枚,中、下层为甬钟共45枚。敲击每一钟的隧部和鼓部,就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由三人分别用木槌敲击上层的旋律及中层、下层的和声声部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全套编钟雄伟壮观,乃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之瑰宝 2音乐分析

梅花三弄原是一首古琴曲,由笛曲改编而来,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梅花三弄》因是以梅花为主题的乐曲,主题在不同段落又重复出现三次,亦即是我国古代作曲手法中的“高声弄”、“低声弄”、“游弄”(合称“三弄”),故为“梅花三弄”。 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引子:曲调深沉平稳。乐曲一开始,在低音区奏出气氛肃穆深沉的曲调。 暗香浮动:(一弄)主奏乐器为编钟,音色清亮透明,显示出梅花端庄典雅的形象。

笑傲霜雪:(二弄)主奏乐器为笛,轻快明亮,表现梅花的高洁形象。

凌寒盛开:(三弄)弦乐与编钟的卡农,更加活跃。音色的对比使乐曲更加激动,并形成高潮。

尾声:音乐逐渐平静,最后又以清莹的音色,缓和地结束全曲,显示了经过风雪的肆虐,依然傲雪挺立的梅花的高洁品格。 3音乐欣赏

学唱《梅花三弄》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绪,分析乐器音色的变化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与拓展

1. 下列属于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是( A.手鼓B.马头琴C.三弦D.云锣

2. 春秋时期,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伯牙用于弹奏“高山流水”的乐器是( ) A、古琴(又名七弦琴) B、古筝 C、二胡 D、琵琶 3. 下列乐器属于弹拨乐器的是( ) A.中阮B.中胡 C.高胡 D.板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1z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