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读后感

2022-08-16 18:03: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教师《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学前,幼儿园,观察,行为
读后感

通过学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第一章内容,我重点学习了有关于观察几个重要要素。

我知道了观察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严密的计划进行设计的,订一份观察计划,对观察者而言,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观察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对象、观察主题、观察情境、观察者的角色、观察记录方法、观察效度、伦理道德问题。

在观察计划的内容种,我对于观察主题和观察方法还不够了解,因此重点学习这两个方面。

观察主题选择儿童行为的不同领域,比如可以选择身体动作、语言、智力发展(认知)社会性互动、情绪情感五个方面的一个或几个领域进行观察。还可以选取较小的角度进行观察,比如社会性互动领域包括同伴互动、师幼互动、互惠行为、等待行为、轮流行为、攻击性行为、分享行为等较小的角度观察情境教师常在自然的情境下进行观察。

观察记录方法记录方法包括图表(追陈、社会交往),抽样法(时间抽样、事件抽样、快照法),叙事法(包括日记法、个案记录法、铁事记录法等),等级评定量表,检核表。

同时我很感兴趣的是书中呈现的这些观察和分析,看到书中的这些观察与分析后,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每一个孩子展现出来的行为的背后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当我们发现之后,我们应该结合理论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外部环境的作用,进行多次的观察与分析,认可幼儿


的认知、情绪、交往等多方面的表现,从而进行多种策略的引导。

这本书第一章呈现了诸多适合我一线教师实际操作的观察方法与案例。看到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感觉似曾相识,其实都是我们教学中的现象,看到一个一个观察案例分析,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感悟至深,带来很多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1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