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在心理学背景下的应用概述

2023-09-29 09: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正念在心理学背景下的应用概述》,欢迎阅读!
理学,在心,概述,背景,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念在心理学背景下的应用概述

作者:祝月盈

来源:《新校园()2017年第02

摘要:正念作为一种有意识、非评判的对当前状态进行注意的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逐年引起重视。基于正念机制产生了诸如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等技术,并广泛应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多个领域。

关键词:正念;心理学;测量;心理疗法;幸福感

正念,由其字面上理解,意味心态端正,即人的想法,二者相结合,正念意为全神贯注地端正心中的想法。在英语中,它是由“Mindfulness”翻译而来的。正念起源于禅宗,西方学者也常常把正念与禅宗结合称为正念冥想。现代心理治疗中的正念技术强调以正念来观察身心,保持思虑的稳定,使修行者可以秉持善的思与行,而放弃恶的一面。冥想并不仅限于佛教,也包括瑜伽、太极、气功等修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注意力的训练,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便是正念。

目前,最为学界所广泛接受的正念的定义是由Kabat-Zinn2003)提出的,他认为正念是一种有目的、不评判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刻的方法。因此,正念的特点一为接受当下及关注思想和情感的瞬态性的认知,二为开放的、好奇的、无偏见的态度。 Bear 2003 总结人的理解,认为正念是集中精力于对身体内部状态或外部环境的感受上,身体内部状态指个体的情绪、思维,外部环境则指感官对外界环境的感觉,如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 一、正念的测量

段文杰(2014)在研究中将普遍的正念测量方法分为四大类取向,分别为状态取向、能力取向、认知取向和特质取向。

状态取向的正念注重个体在身体内部表现出的差异状态,它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培养或改变,弗莱堡正念量表(FMI)和多伦多正念量表(TMS)就是主要用来测量这种正念状态的,在测量中,他们将正念定义为一种在冥想过程中的全神贯注的状态。

能力取向的正念,即考察个体的正念能力或技巧,它通常出现在各种正念疗法中,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参与者获得相应的能力和技巧研究者使用肯塔基州觉知量表(KIMS)、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和体验问卷(EQ)来测量个体的正念的能力或技巧。这些量表通常包含若干子量表来反映不同能力。但这种测量方法缺少了对正念核心的定义。由于缺乏对正念关键能力的总结,使得能力取向的测量工具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认知取向的正念强调其认知部分,探讨认知在正念中的作用。目前主要用南安普顿正念问卷(SMQ)和正念问卷(MMS)进行测量。但这些量表自身的信度和效度较低,能够应用方面有所局限

特质取向将正念视为个体普遍具有的一种品质,认为正念受到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并且强调正念受到后天努力的影响。特质取向的正念认为适当的教育和一定的干预可以改变正念特质。MAAS测量的即是特质取向,除此之外还有费城正念量表(PHLMS)。 二、正念与幸福感的关系

幸福感是一个从古至今的话题,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幸福感的研究历经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描述性调查,到理论模型的探索,再到结构化的问卷测量。在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中,常通过正念对幸福感的影响来评价正念训练的有效性。

正念由于能够改善个体的情绪状态和情绪调节能力,在提升个体的幸福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接受过正念训练的被试比控制组在感知压力和穷思竭虑的思考方面明显减少,从而使幸福感水平有所提高(ShapiroOmanThoresenPlante2008)。在对癌症患者进行为期八周的正念减压训练之后,患者在生活质量上的感受更为积极,在生活愉悦度上也有所提高,情绪压力有了进一步减轻,在追踪一年后发现,癌症患者的情绪波动水平有所下降,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有效的提高(ArendaAdriaanBert&Welmet2008)。正念训练能够明显地提α波,从而使患者的情绪显著趋于平静(任俊&黄璐,2012)。从神经机制的领域来说,EEGfMRIMRI等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也证明了正念能够改变大脑半球平衡、大脑活动或大脑结构,从而实现调节个体情绪的作用(汪芬&黄宇霞,2011)。 三、正念的心理疗法

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于1979年由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附属减压门诊的Jon Kabat-Zinn1982)博士创立,目的是教导病患集中自身内在力量培育一种集中于当下且不做评判的觉知,以对身心起到减压放松的效果。MBSR不仅对正念进行实际的联系,还对以正念的心态面对与处理生活压力做了很多讨论。在MBSR的训练中,参与者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想法等不做任何评判,使用无为的觉察、接纳等态度进行正念练习。MBSR摈除了宗教性和仪式化,这种去宗教色彩的处理,使MBSR的理念与方法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所接受。

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是M.Linehan2003)专门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患者创立的,由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过于病态,对自己的消极情感过于惧怕,故辩证行为疗法采用一些适应不良的方式对恐惧加以避免。DBT鼓励患者接纳现状及各方面,在接纳与改变的整合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周边的环境,由此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提高对消极情感的耐受性以及有效应对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正念在临床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正念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正念的概念不够清晰,正念的操作性定义不统一,因此对正念的测量也由于取向不同更为多元化。此外,尽管在基础领域对正念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但仍不明确某些脑区激活或脑结构的改变所代表的心理意义。国内在对正念与幸福感及负性情绪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测量工具比较狭窄,其被试来源单一也是制约其研究的方面。

随着正念在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悄然兴起,其理论探讨、作用机制、疗效研究的数量亦逐年递增,这对于国内正念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除此之外,禅宗思想演变而来的正念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宗教修行行为,其科学性越来越得到证实,更加适合东方人的心理。在生活节奏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于心理的健康护理更倾向于自我学习自我指导,正念训练操作性强,普通人都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丁媛慧.正念练习对正念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2]彭彦秦,居敏珠.正念机制的核心:注意还是态度?[J].心理科学2013364):1009-1013.

[3]汪芬,黄宇霞.正念的心理和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635-1644. [4]Bas VerplankenNaomi Fisher.Habitual worrying and benefits of mindfulness[J].Mindfulness20145):566-573.

[5]Kabat-Zinn.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Pastpresentand future[J].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 and Practice102):144-156.

[6]段文杰.正念研究的分歧:概念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616-1627. [7]陈思佚,崔红.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志,2012202):148-15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x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