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赤谷》原文及注释精选》,欢迎阅读!
![杜甫,注释,原文,精选,谷》](/static/wddqxz/img/rand/big_43.jpg)
原文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 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 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 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 贫病转零落,故土不可思。 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注释
①游子:杜甫自称。 ②之:往。 ③岁月暮:年底。
④未有:全诗校:“一作亦未。〞
⑤艰:全诗校:“一作难。〞方自兹:从这里开始。 ⑥载脂:在车轴上加油,使之润滑。 ⑦村墟:村落。迥:遥远。
⑧烟火:指饭食。何由追:何处去寻找。 ⑨零落:全诗校:“一作飘零。〞
⑩“故土〞句:战乱未平,归乡无望,故云。 11、高人:超世绝俗之人。嗤:嗤笑。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存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乱、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方“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开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开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盘旋
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到达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繁体对照 赤谷
天寒霜雪繁,遊子有所之。 豈但歲月暮,重來未有期。 晨發赤谷亭,險艱方自茲。 亂石無改轍,我車已載脂。 山深苦多風,落日童稚饑。 悄然村墟迥,煙火何由追。 貧病轉零落,故鄉不可思。 常恐死道路,永爲高人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v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