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职院建立辅导员团队的意义文档》,欢迎阅读!
![辅导员,高职,团队,意义,建立](/static/wddqxz/img/rand/big_57.jpg)
高职院建立辅导员团队的意义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邓辉春 闫彦
摘要:从我国建立辅导员制度以来,辅导员的职责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中央的16号文件颁发以后,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同时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关键字:高职院 辅导员团队 意义
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尽管成立时间较早,但是发展历程极为曲折,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而现在的高职院校多是由中专、职业大学、技校等学校升级或合并重组而来,在管理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虽然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建立了辅导员队伍,但是“旧瓶装新酒”的不适宜情况依然存在。在这样陈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这支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过快且规模庞大的职业群体应当如何发展建设,“我国并没有现成的和成熟的发展模式来借鉴,也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特色的,有很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发展模式”,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团队建设道路应该如何进行下去呢?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当前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对辅导员的人格魅力、职业能力、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辅导员个体性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辅导员加强团队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期望的合理发展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辅导员团队, 是指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共同目标, 以知识互补、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共同合作为基本要求, 由在年龄、性别、学历、知识结构、工作经验、优势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的院( 系) 各个年级和专业的辅导员组成的一支工作队伍。它要求团队中每个辅导员都通力合作去完成纷繁复杂的工作事务, 单个辅导员需要借助众人的力量才能把自己锻炼成学生工作的专家和能手。团队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帮互学、新老交替、专兼职结合, 实现队伍结构优化, 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 这是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本质诉求。
第一, 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对辅导员个人来说, 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理论上要求每个辅导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的行家里手,这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达到的。然而,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中, 如在一个独立学院或者一个系部, 建立一支专业全面、专长互补、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辅导员队伍,既是必要的, 也是完全可能的。这就要求把辅导员的专业化与队伍的结构化统一起来, 以辅导员团队专业化的系统性、多样性克服辅导员个体专业化的片面性、单一性。从严格意义上讲, 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某一方面的专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 也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以院( 系) 为单位, 加强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 把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学业指导、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健康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领域的辅导员专家汇集起来, 汇多专于一体, 集多家于一身,形成一支较固定的职业化辅导员队伍,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才能名副其实。
第二,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
层的实施者, 如果一味单干, 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日常教育和事务管理中做到游刃有余。团结就是力量, 以团队协调工作方式有助于各个院( 系) 把分散的、独立的辅导员力量整合起来, 集每个辅导员的聪明才智共同应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院( 系) 辅导员团队的发展成熟, 学生就会打破学校生活中只认单个辅导员的固有观念, 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会勇于向院( 系) 多位辅导员畅谈心声, 遇到特殊问题时会优先向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请教。这样, 建立院( 系) 辅导员团队不仅可以强化辅导员之间的配合协作, 而且可以引导一个学生向多个辅导员寻求帮助,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这无疑能使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三,助推辅导员走内涵发展的职业化道路。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整日疲于处理各类琐碎事务,长期处于“打杂”状态,辅导员既没有精力结合自己以前所学的专业进行科学研究,也没有时间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兴趣进行学术探讨,所以自身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很难得到相应的体现和提高。在此种情形下,辅导员和学生的交往,往往对所指导的学生只能采取简单说教和纪律约束,方法陈旧单一,导致了学生对辅导类员的认同感很低,工作的效率不高,同时高校在辅导员培养的上过多地强调了他们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工作能力,而忽视了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求。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协调发展,个人认为,创建辅导员团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四, 有效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职业惰性。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内容非常繁杂, 繁重的工作任务让辅导员疲于应付。加之辅导员的辛勤付出也很难产生实效性的成果, 在高校中的地位和劳动报酬不高。久而久之,辅导员容易产生职业惰性。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通过职责分解、任务分流、功能分化,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重担, 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院( 系) 辅导员团队一方面以分工协作的方式, 把院( 系) 学生工作划分为不同的模块, 不同辅导员分别在各自专门负责的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其他成员加以配合和协助, 这样能使每位辅导员不必面面俱到, 而是重点突破, 避免陷入事事操心的泥沼中; 另一方面, 辅导员单干很难深刻体会到自身工作所存在的价值, 难免觉得很烦、很委屈。然而当他融入到院( 系) 团队中, 与一大群辅导员为着共同目标默默奋斗时, 他就会甘于奉献, 并且从内心萌发认同感、自豪感、成就感。
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育人服务工作,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单凭辅导员个人的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改变这种困难局面,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刘旭华,袁佳.浅析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5)
[2]杨飞,邹鲤岭.浅谈几个管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1(1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o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