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状物表达手法

2023-01-13 06:4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状物表达手法》,欢迎阅读!
陶渊明,田园诗,状物,浅析,动静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状物表

达手法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古代诗人、思想家,他的田园诗以其深刻哲思和优美的状物表达方式在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田园诗蕴含着令人深思的哲理思想,以及深邃独特的文学表现艺术。本文将从以动衬静的手法出发,分析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状物表达手法。

一、以动衬静手法表现陶渊明的田园诗

1、动笔重点表现景物的特征

陶渊明的田园诗特别善于用动笔对景物进行描述,以表现景物的特征区别。例如,《净慈寺草堂》中他写到:衔石无限拥护,古木万竿生把。鹤迹四顾难掩,莺花两三垂牙。这里,他运用衔石无限拥护”“木万竿生把”“鹤迹四顾难掩”“莺花两三垂牙来形象地表达,动笔表现出景物的特征。

2、动表静议写出运动无限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他也善于将动表文字与静议技巧结合起来,表现出运动无限。例如,《春晓》中他写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采用静议春眠不觉晓”“夜来风雨声与动文字处处闻啼鸟”“花落知多少中和,表现出动静结合,运动无限。


二、把握以动衬静的手法写田园诗

1、认清静动情况

写田园诗的作者,有认清景物的动静情况的先决条件,这样才能在文字中表达出自然界本身的运动规律。陶渊明所深得的自然史,让他一眼就能觉察出大自然百物之中静与动的关系,以及变与不变的规律。

2、驾驭动静巧妙结合

写出以动衬静的田园诗也要求作者懂得用书面语言巧妙地刻画,把握手法。陶渊明在写作《饮酒》时,动表文字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梅犹可煎茶用时状语,将不可逆转的流逝描写的优美精致,令人深感唏嘘,而静议却嫌浊酒尝何味恰似反复思考,也将流逝不可逆转的感伤融入诗中,使桃花随流水的景象更加有诗意而真实感人。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在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田园诗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可以说与以动衬静的手法息息相关,他巧妙的将动静结合,写出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写实图画。只有把握好以动衬静的手法,细腻的将自然界的景物文字化,才能抒发真挚的感悟,写出真正的诗文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gm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