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男女两性婚恋观差异浅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男女两性婚恋观差异浅析
作者:杨青 陈瑜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9期
[摘要]婚恋观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适婚年龄的男女对恋爱、婚姻的一种根本看法和态度,直接影响个人的恋爱、择偶以及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文明的进程。本文尝试从婚恋观的界定入手,深刻分析现代男女两性婚恋观的差异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从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掌握正确的择偶观提出了研究结果。 [关键词]男女两性 婚恋观 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17-01 一、男女两性在恋爱中的观念差异 (一)男性比女性更易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的词语意思是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人们的互相认识、了解,发展到后来的相识相知或者是相濡以沫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爱情的萌发出于对异性的好感,而人们的好感,总离不开第一次相见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有时初见并没有什么,但是双方见得多了,流露出自己的特点而吸引到了彼此,好感渐渐就产生了。 (二)男性表现欲较女性强烈
男性青年此时往往喜欢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来博得所要追求的女性的欢心。他们开始打扮自己,注重自己的容貌。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在自己心爱的姑娘面前如何尽情表现出自己的长处,掩盖自己的短处。而此时女性在性格上则变得腼腆、矜持,学会深藏自己的感情。 (三)男性在求爱时积极主动,女性则较为含蓄
在恋爱过程中,男性往往敢于率先表白自己的情感,有的甚至与喜欢的女性接触不久,便产生了爱慕之情,进而大胆地追求,与对方推心置腹。同时,男性在恋爱进程中,心情较为急躁,总希望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喜欢“速战速决”,不喜欢那种隐晦曲折的“柏拉图”式的恋爱。女性则不然,她们往往不会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常常采取隐晦、间接的方式,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感情。
(四)男性在恋爱中的自尊心没有女性强
由于现代社会文化的熏陶影响,男性认识到从恋爱到结婚,是由一个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所以一般来说他们并不过分计较求爱时遭到女方的拒绝而带来的尴尬。如果求爱时受到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折,他们会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孤芳自赏,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而女性则不然,她们在恋爱过程中自尊心较强,并且常设法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比如喜欢听别人对她的对象或婚姻有良好的评价,或者驱使男方对自己常献殷勤,说些奉承话,或者接受对方的小礼物等等。
(五)男性的戒备心理没有女性强
一般说来,男性在恋爱中的戒备心理比女性要少一些。尽管他们在恋爱的初期也十分警惕那些对爱情不真诚或者别有用心的女性,但不少男性在与其有好感的女性刚开始接触时,几乎没有什么怀疑对方的心理因素,爱占据了他们整个的内心世界。而女性在恋爱的初期抱有较重的戒备心理,显得冷静一些,常以审慎的态度来观察对方是否出自真情实意、关注个人及家庭的细情,惟恐上当受骗。 二、男女两性婚后心理的差异 (一)女性婚后心理特征
根据李银河女士的社会性别的研究调查,婚后女性在家庭中表现优于男性,如主动干家务、生活上关心配偶、注意丈夫感情需要、生活较节俭、对爱情专一、有事同丈夫商量、经常鼓励安慰丈夫、修养好等优于男性。缺点为在家中爱使小性子、发脾气。而女性对婚姻的失望程度高于男性。
(二)男性婚后心理特征
根据李银河女士的社会性别的研究调查,90%男性被妻子评定对爱情专一,80%男性关心妻子遇到的困难,70%有事同妻子商量,69%生活上关心妻子,56%能注意妻子感情需要,52%主动干家务,41%较节省,38%经常鼓励和安慰妻子。但在否定项得分高于女性,如有感情转移或第三者介入是女性的5.5倍,有喜新厌旧的情绪为3.6倍,不主动干家务为女性的3倍,自私、遇到困难指责、抱怨妻子,不注意配偶感情需要、有事不能同妻子商量、花钱大手大脚为女性的1.6~2倍。说明部分男性在婚前为追求女性有较好的表现,而婚后则表现不佳存在大男子主义,或目的达到后放松对自己要求令妻子失望。 (三)男女两性对待婚外情的差异
1.女性表现得更显感性与理想化。首先,女性大多把爱情当做人生的主旋律,她们也只有在对情人“动心”真爱的前提下才会冒风险去尝试婚外恋,并在热恋中轻信心上人的承诺,从而痴迷、忘情地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去“日吐情思夜织网”;其次,妻子与婚外异性过从甚密,常会受到丈夫当众羞辱、粗暴殴打或性虐待。对婚外情更执著、专一,也更投入的女性,在这美丽的陷阱中往往跌落得更深,也受到更多的伤害。倘若她们对两性婚外恋的心理差异有所了解,并对自己“想要什么”和“能得到什么”是否吻合做出理性判断的话,或许在临近婚外恋的雷区时会更小心谨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Z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