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药

2023-02-13 13:3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局麻药》,欢迎阅读!
麻药


第十一章 局部麻醉药

§大纲要求

1.熟悉局麻药其用法和对药物的要求。

2.熟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3.了解局麻药的概念、作用及作用原理。

§重点及难点提示

重点

1.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难点

2.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内容精讲

在适当的浓度下,局部应用于神经组织周围后,能可逆性地阻断与神经传导有关的动作电位,而使神经所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受到影响的药物,称为局部麻醉药。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可分为酯类(代表药物为普鲁卡因和丁卡因)及酰胺类(代表药物为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髓麻醉、腰麻)及硬膜外麻醉。各种麻醉药可按其穿透力大小、毒性大小等特点应用于不同的局部麻醉方法。 一、作用

(一)局麻作用

它对所有的神经组织均有阻断作用,使神经纤维兴奋阈升高、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幅度降低,直至最后完全丧失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在局部麻醉药的作用下,痛觉先消失,其次是温觉、触觉和压觉。其机制在于直接与电压调控的钠通道相互作用而抑制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神经冲动的传导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二)吸收作用

局部麻醉药吸收入血后,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呈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量过高时可由兴奋转为抑制。高浓度时还可发生心肌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传导减慢及不应期延长)及小动脉扩张。高度敏感的患者在小剂量时也可发生心血管反应。

二、体内过程

局部麻醉药的体内过程特点:局部麻醉药的作用与其脂溶性大小及解离度有关。在血浆中,可与血浆蛋白结合。脂类者可被胆碱酯酶水解而失活;酰胺类者可被肝药酶灭活。

三、常用局部麻醉药的特点及应用

(一)普鲁卡因:穿透力弱,作用弱,持续时间短,毒性小,偶见过敏反应。可用于表面麻醉以外的各种局部麻醉方法。






(二)丁卡因:穿透力强,作用及毒性均比普鲁卡因强,作用开始慢,持久。常用于除浸润麻醉以外的各种局部麻醉方法。

(三)利多卡因:穿透力强,作用及毒性均比普鲁卡因大,作用开始快,持久。可用于各种局部麻醉方法。它尚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四)布比卡因:麻醉作用比利多卡因强,更持久。可用于除表面麻醉以外的各种局部麻醉方法。

§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常用局麻药作用与临床特点? 分析:①普鲁卡因局麻穿透力弱,作用时间短,0.51小时。临床用于浸润、传导、蛛网膜下腔麻醉。②利多卡因穿透力强,为普鲁卡因的1.52倍,作用时间较短,1.52小时。除用于各种麻醉外,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③丁卡因穿透力最强,为普鲁卡因的10倍,作用时间长,510小时,用于浸润、硬膜外麻醉,还可用于分娩止痛及剖腹产。

§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局麻药 二、填空

1.常用局麻方法包括表面麻醉 、浸润麻醉 传导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 硬脊膜外麻醉

2.常用局麻药可分为酯类和酰胺类,前者有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后者有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3.在局麻药作用下痛觉先消失,其次是 温觉 触觉 压觉 三、单项选择题

1.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A

A.阻滞Na+内流 B.阻滞K+外流 C.阻滞Cl内流 D.阻滞Ca2+内流 E.降低静息电位



2.为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并减少吸收,宜采用的措施是( D

A.增加局麻药的用量 B.加大局麻药的浓度 C.加入少量的去甲肾上腺素

D.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E.调节药物的pH至弱酸性 3.局麻药过量中毒发生惊厥,宜选哪个药对抗( E

A.硫酸镁 B.异戊巴比妥钠 C.水合氯醛 D.苯巴比妥钠 E.安定 4.丁卡因不可用于哪种局麻( B

A.蛛网膜下腔麻醉 B.浸润麻醉 C.表面麻醉 D.传导麻醉 E.硬膜外麻醉

5.局麻药在炎症组织中( C

A.作用增强 B.作用减弱 C.易被灭活 D.不受影响 E.无麻醉作用

四、多项选择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Z0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