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中国书法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欢迎阅读!

论中国书法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09级机械8班 杨燮禹 0901108029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价值,都取决于其社会的需求。社会需求大的事物,它的产生、发展就快,它的价值就高。社会需求小的事物,它的产生、发展就慢没,其价值就低。没有社会需求的事物就渐渐退出人类社会的视野,屠龙之技,流布难久,谈不上什么价值。价值是一个社会事物的概念。书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价值当然也取决于社会的需求。正是社会上人们持续不断的文化需求,才推动了文字书法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社会的需求,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显然,书法属于精神需求的范畴。物质需求是人们的第一需求,精神需求是人们的第二需求。当人们的物质需求还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很难顾得上精神需求。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上得到满足以后,理所当然的要有更高的精神需求。长期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是发展和提高人们精神需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
能够欣赏绘画的人是太多了,只要你大概能看出画面上画的是什么就行了。可能够欣赏书法的人就相对少了,你先要知道这些字是写了什么,它又表达了什么。至于书法的美学还在其末。所以年画、装饰画是家家都可以悬挂的,而书法作品就不是一般人家可以随意悬挂的了。文辞俚俗,难登大雅;文不对题,难以成趣;名不附实,有乖情理;附庸风雅,贻笑大方;装腔作势,欺人自欺。而书法作品给人的享受:一是它的形式美,二是它的内容美。是形式、内容的完美结合。郑板桥居室内“难得糊涂”的横幅,有愤世者对世事的洞明;林则徐书房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对联,有忧国志士的肝胆刚毅;鲁迅客厅里的“望崦嵫而勿迫,恐鹈觖之先鸣”的中堂 , 体现着一个求索者积极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 。一个人的居室厅堂里布置悬挂一幅或遒劲、或清秀、或高古、或流畅的名人书法,马上蓬荜生辉,书香满室,显的高贵、典雅、气派,富有文化情趣。而书法内容给人的教育、鞭策、启迪、激励作用和其深刻的哲理韵味,更加折射出主人的特别的心灵世界和高雅的精神品位。以导师睿语、名人箴言、警世佳句、醒世诗文、喻世辞曲为内容的书法作品,悬挂于室内,常常给人以振聋发聩的鞭策激励作用和指点迷津的警示启迪作用。它是滋润心灵的精神食粮,它是催人奋进的力量源泉。
艺术是美的表示,艺术是美的享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艺术需求是人们精神需求最直接、最现实、最广泛、最丰富的选择。中国书法具有了装饰、点缀、美化生活的功能。如春联、楹联、厅堂对联、中堂、条幅、扇面、匾额、碑刻、大字题刻等文字形式的写作,都属于书法艺术需求的范畴。
一、滋品导德,学书法对于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养成,是有极大裨益的。黄庭坚说:“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古来许多书法大家,都有高尚的品德,他们都以独特的形式熔铸于书作之中。 二、倡学兴问,增强文化素质,学好书法,须以丰富的学养为基础,由学书法而悟到读书的重要,进而使人更加自信,并易取得他人的欣赏、尊重和信任。
三、静心养气,提高身体素质,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威胁现代人健康的第一元凶不是别的,而是不尽的烦恼与浮躁。要把人们从这种情绪中解脱出来的最好方法是静心,而练习书法就是最好的静心方法之一。
四、砺炼意志,磨砺心理素质。郭沫若1962年9月在《人民教育》的题词中就曾经指出“……培养学生写好字……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五、探美求新.提升审美素质,书法是一门高雅艺术,它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熔入了古今圣贤之理。有净化人的灵魂,驱逐邪俗之气,提高审美素质的作用。在书写过程中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情为所渗透,人格为所感染,心绪有所改变,嗜好为之提高,渐渐将一般娱乐上之低级趣味转移至高尚。
书法实在是艺术家族中的骄子,是艺术宝塔上的璀璨明珠,是高品位人群中的一种高贵的精神享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Y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