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组合复苏器与复苏气囊正压人工通气在足月新生儿复苏中的效果比较

2022-09-03 13:51:0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T组合复苏器与复苏气囊正压人工通气在足月新生儿复苏中的效果比较》,欢迎阅读!
苏中,复苏,足月,正压,通气
T组合复苏器与复苏气囊正压人工通气在足月新生儿复苏中

的效果比较

摘要】 目的:观察T组合复苏器在产房新生儿复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龙岗区妇幼保健院20182019年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68例。将生后需要新生儿复苏的患儿根据出生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复苏气囊正压人工通气,观察组予以T组合复苏器正压人工通气。观察两组患儿血气中PHBE及胸片结果情况。结果:两组在引起新生儿窒息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pH值、BE及气胸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T组合复苏器和复苏气囊正压人工通气,在足月新生儿复苏中效果无显著差异。但T组合复苏器是气流控制、压力限制的装置,它能为新生儿提供恒定的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同复苏囊相比,T合复苏器存在以下优势:内置差压报警;氧浓度和流量分开调节;设置最高保护性峰值压力(MAX-P)、吸气峰压(PIP)和呼气末正压(PEEP);避免操作者主观影响。

【关键词】 新生儿复苏;T-组合复苏器; Apgar评分; 气胸发病率; PHBE情况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8-0051-02 新生儿窒息是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有效的自主呼吸,引起缺氧导致全身多脏器受损,是导致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大力推进新生儿复苏培训班。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是抢救的关键[1]。自2019年我院在产房使用T-组合复苏器进行新生儿复苏,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龙岗区妇幼保健院20182019年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68例。根据出生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平均胎龄(38.59±1.5)周,观察组34例,平均胎龄(38.65±1.6周。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入院标准: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包括:孕母因素、脐带因素、胎盘因素、分娩因素。

排除标准:母亲予以镇静药物、早产儿、先天性发育畸形患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及放弃治疗患儿。 1.2 方法

复苏小组产前到达复苏现场,了解羊水、孕周、产妇及胎儿情况。准备喉镜、镜片、气管导管、胎粪吸引管、脉氧饱和度仪、复苏球囊(T组合复苏器)、无菌脐静脉置管包、1:10000肾上腺素等。患儿出生后按照《2015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进行复苏。待患儿血氧>88%,心率>100/分后,使用转运温箱在医护陪同下至新生儿科进一步诊治。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出生时情况及Apgar评分。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转至新生儿科病房后,抽动脉血,评估PHBE情况,行胸片检查观察气胸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25.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窒息常见因素对比结果

两组在引起新生儿窒息常见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智力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1987年美国儿科学AAP)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新生儿复苏项目(NRP),并向世界推广。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数据表明,每年有400万新生儿死亡,其中约1/4死于新生儿窒息[2]。早产儿因脏器发育不成熟,存在呼吸困难、肌张力低等情况,为避免低Apgar评分而诊断新生儿窒息,此次试验对象均为足月儿。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仍然较高,考虑目前国际上已采用更为苛刻的诊断标准[3]:(1)生后超过5minApgar评分仍为03分;(2)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脐动脉血气pH7.00;(3)早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4)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虽然已大力推进新生儿复苏,但推进力度不同、医院水平参差不齐,新生儿窒息仍是导致围产儿死亡主要因素,目前我国仍采用旧版Apgar评分诊断患儿是否存在窒息,避免出现假阴性,导致患儿错过复苏时机[4-5]

复苏囊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在基层医院使用广泛。复苏囊大多没有压力检测装置,虽然有减压阀,但加压瞬间压力较大,容易导致患儿气漏的发生。周敏[6]报道复苏囊气漏发生率约为T组合复苏器的3倍。陈晓宇[7]研究显示相同的气囊按压手法下,身材高大者使用者较矮小者更易造成患儿容量伤。复苏囊正压通气时不能产生稳定的吸气峰压(PIP),压力过高导致肺损伤;压力过低,肺膨胀不足。且球囊面罩无法提供呼气末正压(PEEP),导致呼气末肺萎陷,不利于早产儿的复苏。

T组合复苏器是气流控制、压力限制的装置,它能为新生儿提供恒定的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同复苏囊相比,T组合复苏器存在以下优势:内置差压报警;氧浓度和流量分开调节;设置最高保护性峰值压力(MAX-P)、吸气峰压(PIP)和呼气末正压(PEEP);避免操作者主观影响。有研究提示使用T组合复苏器复苏可显著减低气漏的发生[8]

本次结果显示,两组复苏效果及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pH值、BE值和气胸发生率上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考虑相对于早产儿,足月新生儿肺发育成熟,且我院使用复苏气囊正压通气时采用一指法(拇指对食指)复苏,减轻肺压力损伤。可进一步研究证实T组合复苏器与复苏囊正压通气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15:395-398. [2]左培仙,尤淑恩.T 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8):286-287.


[3] Committeeon Fetus and Newborn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Obstetric Practice.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Use and abuse of the Apgar score.Pediatrics 1996,98:141-142.

[4]沙莉,余章斌,韩树萍,等.T组合复苏器在产房中对极早产儿复苏的应用效果初步评[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1732(3):165-168.

[5]李鸿斌,冯海娟,陈继华,.复苏技术降低中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16(12):1454-1464.

[6]朱晓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转运中应用T组合复苏器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82.

[7]陈晓宇,徐庄剑,马亚萍,.按压手法对新生儿自动充气式气囊潮气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4):109-110.

[8]徐正平.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病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26(21):3910-39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US.html

相关推荐